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曾侯乙编磬

增加 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曾侯乙编磬 ''' 于1978年在 [[ 湖北省 ]] 随县 [[ 曾侯乙墓 ]] 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该编磬高109厘米、宽215厘米,是古代一种 [[ 打击乐器 ]] 。常与编钟相配,合奏“金石之声”。
与曾侯乙编钟相伴而出的一套编磬,是古编磬中的杰出代表。青铜镏金的磬架,高1.09米、宽2.15米,呈单面变层结构。一对集 [[ ]] 首、 [[ ]] 颈、 [[ ]] 身、鳖足为一体的怪兽铜立柱,咬合著两根铜杆,杆底等距焊铸铜环,以挂磬钩。三十二石磬次序悬挂,与之相映成趣。据研究,全架编磬原有四十一块,每磬发一音,为十二半音音列, [[ 音域 ]] 跨三个八度<ref>[https://www.sohu.com/a/354629361_411416 全架编磬原有四十一块,每磬发一音,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个八度],搜狐,2019-11-19 </ref>, [[ 音色 ]] 清脆明亮而独具特色。磬块上亦有与锺铭相通的墨书和刻文,内容是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其精美的磬架、众多的磬块、明确的编悬状态、完备的配件(同出有装磬之匣和磬槌)为迄今仅见。质料主要是石灰岩的磬块,音色清澈优美,比当今的 [[ 木琴 ]] 更有余韵,比钟声更加透明。它展示了三个八度的音乐风貌,丰富的半音显示了旋宕转调的功能。它与编钟合奏,真谓金石齐鸣,悦耳动听。更为惊叹的是其中的最高音竟与 [[ 钢琴 ]] 的最上一键(G8)相同。充分反映了古代磬氏设计制造定音 [[ 乐器 ]] 的成就,扩大了我们对古代宫廷队音域范围的视野。
==历史记载==
[[ 吕氏春秋 ]] ·古乐》曰:“帝尧立,乃命质为乐,……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石磬见于4000年前“龙山文化”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石磬,为天然大石片打制形成。 [[ 石磬 ]] 有穿绳索孔,是最早悬挂的乐器。“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 [[ 国语 ]] ·周语》)<ref>[http://www.docin.com/p-1526639063.html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中国早期多声音乐思维浅识],豆丁网,2016-04-10</ref>。
撞钟击磬,是诸乐中的旗舰。磬宛如新月,厚薄匀称,表面磨制得光滑透亮, [[ ]] 、石之磬因悦耳动听而得名。故此,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其不仅有形、有声,还有俊丽秀美的 [[ 铭文 ]][[ 书法 ]] 吸引音乐研究者高度关注。曾侯乙编磬的 [[ 音律 ]] 、音程关系在曾国音乐系列中,起到音阶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组成==
曾侯乙编磬是由32块磬系用 [[ 石灰石 ]] [[ 大理石 ]] 磨成,形若倨句,大小有异,分为两层四组。最大者:鼓博10.8、鼓上边32.4、鼓下边27.5、股博13.5、股上边22.3、股下边21、厚2.68厘米,倨句163度。最小者:鼓搏4.9、鼓上边7.6、鼓下边6、股博5.7、股上边6.6、股下边5、厚1.4厘米,倨句155度。
==特色==
曾侯乙编磬的规模最大,制作工艺是最高超的, [[ 音乐 ]] 性能是最好和最完善的,并有精美的磬架,亦可看出编列方式,为前所未见。磬音铿锵、清越、明亮、穿透力强;音量虽不如钟大,但不易被钟声所掩;余韵不及钟长,却越发显得清晰并击发敏捷。 [[ 钟磬 ]] 同奏, [[ ]] 石和鸣,相映生辉。
==参考文献==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