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6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东风7D型内燃机车.jpeg|有框|右|<big>东风7D型内燃机车</big>[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1d911efcc4ce8fd4dbe700a85a60b561c2eb85a5.jpg@1200w_746h.webp 原图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5836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
'''东风7D型内燃机车'''(DF7D)是[[中国铁路]]的内燃机车车型之一,由[[北京二七机车厂]]于1995年研制成功 <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7701717/?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1 【搬运视频】【中国铁路】【柳局男儿】东风7D型内燃机车的珍贵视频],哔哩哔哩,2018-12-09</ref> 。东风7D型机车是在东风7B型、东风7C型基础上,为满足山区铁路和高寒地区铁路需要而研制的干线[[货运]]内燃机车,采用12V240/275系列内燃机、车体承载内走廊车体;其中山区型机车装用了适应小半径曲线线路的转向架,防寒型机车采取了加强防寒措施;而防寒型机车并分为单端司机室和双端司机室类型。至1999年停产,累计生产了150台山区型机车、64台防寒型机车,配属[[柳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使用。
==背景==
1990年代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黔桂铁路]]急需一种牵引性能更好的新型机车。在[[南昆铁路]]通车之前,黔桂铁路一直是连接[[贵州省]]和[[广西|广西自治区]]的唯一铁路通道,尤其金城江至麻尾区段,以弯道多、曲线半径小、坡度大而著名,成为黔桂铁路最大的瓶颈区段,制约了[[铁路运输]]能力。从1970年代开始,黔桂铁路长期以来使用东风型内燃机车作为主力,与东风4型等新型机车相比,不但功率小、油耗大,而且故障率随着机车老化而提高,因此成都铁路局与柳州铁路局从1990年就开始为黔桂铁路寻找替代车型。
1990年,成都铁路局、柳州铁路局分别在黔桂铁路都匀至麻尾、金城江至麻尾区段,使用东风4型机车进行双机牵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东风4型机车虽然牵引能力较大,但由于其采用[[轴距]]较大的Co-Co轴式,在小曲线半径的铁路上对线路损害及机车轮缘磨耗严重,甚至出现轨距被扩宽的情况1991年至1993年,柳州铁路局又使用大连机车车辆厂的[[东风10型内燃机车|东风10型机车]]进行牵引试验,虽然其牵引、制动性能、曲线通过性能和[[经济]]性等方面均优于东风型和东风4型机车,但黏着牵引力不足成为其最主要的问题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402/20180402A0Z1BO.html 东风7D:适用于山区铁路和高寒地区铁路的干线货运内燃机车],腾讯网 , 2018-4-2</ref> 。
与此同时,[[北京二七机车厂]]于1992年对东风7B型调车机车转向架的旁承结构作了改进,并采用了磨耗型踏面,试制了适应小半径曲线线路的东风7B型3025、3026号两台机车,随后交付[[北京铁路局]]阳泉机务段试用。为了加快黔桂铁路机车换型,根据铁道部机务局安排,这两台机车于1994年8月转交柳州铁路局金城江机务段进行双机牵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东风7B型机车的牵引、制动、起动、爬坡性能均可满足黔桂铁路的[[运输]]需要,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应进一步改进的方面。例如,由于东风7B型机车最初[[设计]]用途为调车和小运转作业,因此采用了外走廊、单司机室车体,造成在黔桂铁路某些路段运行时出现嘹望"死角";东风7B型机车装用由二七厂设计生产的12V240/260系列内燃机,零部件无法与东风4型、[[东风4B型内燃机车|东风4B型机车]]的16V240/275系列[[内燃机]]通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