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园寺公望

增加 1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西园寺公望 ''' (1849年12月6日-1940年11月24日), [[ 日本 ]] 明治时代 [[ 政治家 ]] [[ 军事家 ]] ,日本前首相及枢密院议长。是日本自明治到大正时期直至战前的政治元老。其号陶庵,为宫廷 [[ 贵族 ]] 清华家出身,是德大寺公纯的次子,后过继给西园寺师季而改姓 。20 。[[20 世纪 ]] 初期曾与 [[ 桂太郎 ]] 交替出任日本首相。
==政治生涯==
西园寺政治家之路发生在1882年(明治十五年),当 [[ 伊藤博文 ]] 为了考察欧洲的宪法,开始出访 [[ 欧洲 ]] 之行,当时西园寺随行,在欧洲得到伊藤博文的知遇,并在1900年参与创建立宪政友会、1903年就任总裁。 [[ 大正天皇 ]] 即位时被到为元老。
西园寺自称是自由主义者<ref>[https://www.sohu.com/a/281259947_99905940 大和首相 | 西园寺公望:日本民主最后的守护者],搜狐,2018-12-11</ref>,主张由众议院多数党组阁,称为宪政之常道。他为唯一一个元老时,则持着这一原则向少帝推荐首相。在 [[ 法国 ]] 留学时受影响成为亲欧美派,被军部等国家主义者责骂为“世界主义者”。
[[ 松方正义 ]] 死去后,由于只有他唯一一位元老,故他的 [[ 政治 ]] 影响力上升。借着宫中与财界的姻亲关系,以元老身份调整宫中、国务、军部。持续领导著日本的政治,在任文部大臣时,尝试更改“教育敕语”,在昭和前期抵抗著军部的扩大,但他死后军部势力逐渐上升。
西园寺给予立命馆大学的署名是“藤原公望”,因为藤原氏是西园寺家原本姓氏、与皇室有亲密关系。由于年少时亲近皇室、故有“皇室之藩屏”的 [[ 意识 ]] ,那一种理念,但因为绝对的权力发生一点错误不被宽恕,故他反对天皇亲政。当田中义一因为 [[ 张作霖 ]] 暗杀事件被 [[ 昭和天皇 ]] 斥责而引至内阁总辞,他持反对态度。
所以“作为立宪君主,不反对臣下的决定”这一句昭和天皇的信念,可看出西园寺的影响,同时,亦招至皇道派将领的反对。
==桂园时代==
[[ 明治 ]] 三十四年(1901年)五月十日,成立不到七个月的第四次伊藤博文内阁倒台,这是日本政治史上第二个政党内阁(第一个是1898年的“隈板内阁”<ref>[http://ueren.com/Person/Info/171903 原敬,日本政治家、第19任日本首相原敬],『有一人』</ref>),阁员大部分也是立宪政友会的党员。在伊藤坚持及多次进奏下,第一次桂太郎内阁诞生。
第一次桂太郎内阁是长命内阁,历时四年零七个多月。长命的原因,是因为日本需要应付日益恶化的日俄关系,更弄出日俄战争。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桂太郎总辞,推荐西园寺组阁。结果第一次西园寺内阁诞生。桂园时代第一次政权交替也出现。
但桂太郎与西园寺合作,政友会会参与日俄大战后的战后经营。桂与西园寺结下的盟约,贵族院是桂的势力范围,众议院是西园寺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内务大臣原敬,却在贵族院静静地进行活动。
西园寺内阁的中坚原敬,则开始对山县系的人不客气,他起用了一些非藩阀的帝大官僚,例如后来当上首相的 [[ 若槻礼次郎 ]] [[ 滨口雄幸 ]] 等,也有床次竹二郎等人。在对各府县的知事,在“老朽淘汰、新进登用”的原则下,山县系的被调走,换上一批亲政友会的知事。
西园寺这样做,引来山县系的人对山县有朋表达不满。引来 [[ 山县有朋 ]] 串连贵族院、军部等联合倒阁。结果第一次西园寺内阁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七月十四日总辞。而元老们也推举了桂太郎组阁,结果组成了第二次桂太郎内阁。桂太郎依照约定,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八月三十日总辞。
西园寺又在元老们“意见一致、情投意合”下被推举组阁,成立了第二次西园寺内阁。
又当上内务大臣的原敬,提出众议院选举方式为小选区制,原敬的意思,小选区制有利大党,以防 [[ 社会主义 ]] 者藉大选区制进入议会。但这又引来以山县有朋为首的官僚派的强烈质疑。当初山县有朋支持大选区制,是希望众议院设立当初(山县有朋第一次内阁任内)有让像政府期待一样的政府党跃进。(实际上,自由党系与改进党系占大多数)
小选区制在众议院通过,但被贵族院否决,果然应验了是山县等官僚派的势力范围。结果要等七年后 [[ 原敬 ]] 当上首相后,与选举权扩张一起施行。
其间,明治天皇因 [[ 糖尿病 ]] 驾崩,西园寺内阁需要应付大丧之礼。
大正改元后,需要制定大正二年(1913年)的预算,面对着陆海军的增设预算问题。而在众议院占绝对多数的西园寺内阁,则准备行政及财政改革,预定以削减支出一成为目标。
陆军要求增设两个师团,海军要求建造三战舰。陆军以 [[ 俄国 ]] 在东三省的军力膨胀为理由,用十年计划增设六个师,陆军常备兵力二十五个师的计划,由石本新六陆军大臣,提出内阁会议讨论。当时的计划起草者是之后当上首相的 [[ 田中义一 ]] ,当时他是军务局长.中佐。当时内阁会议不承认这议案,田中愤慨地说:“不明白政府对这个重大国防问题不感兴趣的理由!”
田中接近新陆军大臣萨派的上原勇作大将。上原陆军大臣与田中军务局长联合,向内阁会议要求增设二个师。结果在内阁会议激辩,陆军大臣上原勇作接受军方劝告,向利用帷幄上奏权向 [[ 天皇 ]] 奏上辞呈。
西园寺为此事与山县有朋面谈,由于山县拒绝推举新的陆军大臣。结果受制于军部大臣现役制(即陆、海军大臣需要为现役军人,职级为 [[ 大将 ]] [[ 中将 ]] ,需要所属军部的推荐),第二次西园寺内阁于大正元年(1912年)12月21日倒台。
桂太郎,与心腹 [[ 若槻礼次郎 ]] 一起到欧洲视察政党政治,回国后成立第三次桂太郎内阁成立。桂园时代至此结束。
250,6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