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莲花落

增加 24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741 莲花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其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且用方言说唱。
傅正生曾任江西省新干县文化馆副馆长,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江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谈起新干“莲花落”,这位从事文化工作达38年的老先生始终充满感情。
何为“莲花落”,傅正生找来一根树枝,上面扎上一些红纸,一边摇动一边说,其实“莲花落”就是当地称的瞎子戏,历史上均为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戏文,内容主要为劝世文,扬善惩恶,因果报应,拜求施舍,吉祥口彩。因盲人拜佛从善,而莲花又是佛教的象征,盲人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也称落离莲或摇钱树。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瞎子戏而忘了曲种原名“莲花落”。为忌讳瞎子,斯文一点的人就改称为光子戏,因此,“莲花落”又有“光子戏”之名 <ref>[https://www.sohu.com/a/165531176_219795 莲花落: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警世歌曲  ],搜狐,2017-08-18</ref>
==主要特征==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