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
次編輯
變更
高觉民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高觉民 | 圖像 = [[File:T014bfd9d6c92369b71.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4bfd9d6c92369b71.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 出生日期 = 1956年10月7日| 國籍 = 中國| 别名 = | 職業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结构转换与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br>《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及其加剧的原因分析》。}} '''[[ 高觉民 ]]''' ,1956年10月7日出生,毕业于 [[西安交通大学]],现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 学习经历 == 1978年至1982年在[[陕西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学习商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1995年曾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学习与访问; 2001年毕业于[[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完成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 工作经历 == 1982年起在[[西安财经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贸易经济及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 1982年从教以来,主要为学生讲授贸易经济学课程,还讲授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商业英语、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 作为硕士生导师为研究生讲授《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课程; 现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 == 主要学术贡献 == 1、'''对"商业"范畴的研究'''。针对我国市场化加速及产业融合趋势使商业概念逐渐复杂化的情况,通过分析"[[属]]"与"[[种差]]",对商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研究,认为商业的"属"应被确定为产业;对"种差"的分析后认为,从狭义看,商业是对有形商品以购运存销方式专门组织商品流通的产业,指出我国的"商业"范畴除了包括专门从事[[有形商品]]流通的产业外,从广义上还应包括专门从事[[无形商品]]流通的产业。(高觉民:《[[商业的科学定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1994年第7期)2001年,在博士论文(题为《非均衡约束下的商业产业结构及其转换》)中进一步提出商业的产业性质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商业产业的边界,认为由于实体商品中无形商品的含量越来越大,商业将随着其内部无形商品服务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因而商业的边界也将不断扩大。 2、'''对商业连锁的规模及流通组织的研究'''。针对我国零售业[[连锁化]]进程中曾出现规模不足和规模过度扩张两种现象并存的发展态势,研究了连锁商业发展的阶段,认为这是商业[[连锁化]]发展初期在转型期间制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现象。[[连锁]]所形成的流通组织比原来简单的科层组织在费用上及在规模上都具优越性,提出通过营业面积、商店设施、销售方法、差异化经营等特征对超市、连锁超市、方便店、百货店等业态进行界定,并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商业发展实际培育连锁机制。在适度规模化的同时,零售业的连锁形式与运作过程还应规范化(高觉民等:《[[试论连锁超市的适度规模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商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2期)。 3、'''对流通结构及其高级化的研究'''。针对改革不断深化及我国社会经济深层结构矛盾的显露,提出"[[结构纽拉]]"假说,认为生产性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相适应使居于其间的流通产业结构极易处于被纽拉的非均衡状态,(高觉民:《改革以来供求结构的非均衡变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第1期)中国[[商业结构]]的不协调突出地表现为规模结构和行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其中,规模结构呈盲目扩张和小型化并存,其原因是:进入市场的壁垒过低形成低市场集中度和过度竞争、地方行政垄断造成异地市场高进入壁垒,以及缺乏规范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因此,应设置适度的壁垒,以形成商业的适度规模结构([[文启湘]]、高觉民:《商业的适度规模结构与适度市场壁垒》,载《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从行业结构看,"产-批-零"纵向关系中,批发业呈萎缩状态,物流业发展不足,提出在重塑"产-批-零"关系的结构调整中,应以产权改革和建立以批发商主导的[[流通组织]]为两个突破口,对原有批发商业进行改造或再造,并大力建设和发展[[物流配送业]],促进现代批发商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高觉民等:《[[试论中国商业产业的行业结构调整]]》,《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第10期);认为在适应整个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流通产业的结构转换是由较低级向较高级转化的过程,并反映流通能力的升迁。为此,应创造向高级化转换的市场条件,对流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准确定位,促进其自身的结构转换。(高觉民:《[[结构转换与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2004年,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通革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流通现代化》的课题研究(课题主持人为徐从才教授),完成其中 "流通组织创新"的研究,认为流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需要通过组织创新并最终落实到组织创新这一内生增长因素得以实现。 4、'''对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曾与导师[[文启湘]]教授提出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模型,指出对中国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产生不利影响的社会经济结构因素在于二元结构转换滞后、城乡市场和产业结构失衡等。据此提出,政府应将克服长期的消费不足作为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建设的一个过程来统筹考虑,并确立和实施与之相配套的长期消费成长战略。(文启湘、高觉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消费经济》1999年第6期)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运用二元结构([[二元性]])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涉及城乡消费结构中消费及消费设施不对称问题,明确指出中国的城乡消费结构是"二元消费结构",并且它所呈现的城乡差别具有"加剧"趋势。其深层原因是:传统宗法体系的封闭性与农民消费观念的惰性、亲城市消费的经济体制与劳动力流动的"藩篱阻断"及"委托-代理"变型与农民利益缺失等传统和现实制度因素的长期积累。为加快消费二元结构转换,一组"制度安排"的整体设计势在必行。(高觉民:《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及其加剧的原因分析》,《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 5、'''对区域经济与都市商圈的研究'''。曾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商业问题,承担"西安市商贸中心地位所对应的流通网络建设"("西安商贸中心地位研究"课题的分题,1996,西安市政府立项资助)的课题研究,后又用非均衡理论研究区域商业结构不协调及区域商业布局问题。2004年,运用区位理论发表了题为《南京都市商圈及其空间体系构造》的论文,提出都市[[商圈]]的三个性质,即在地理空间结构中的[[多重中心性]]、产销及买卖行为频繁而稳定的[[互动性]]、空间引力场的"[[市场共同体]]"与商业集聚性质,认为南京都市商圈具有偏心圆特征,未来向西发展的空间大,应推进制度建设,建设高效的商圈载体,形成圈内流通产业的集聚,增强其商业服务的引力和扩张力。同年,发表题为《[[从地方政府的区域壁垒走向区域合作的统一市场]]》的论文,认为区域壁垒的形成与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本性存在着本质联系,但地方政府共谋的利益又是统一市场形成的基础。需要建立一种既有制度约束又有利益驱动作用的区域合作机制,以消除[[区域壁垒]],促进统一市场形成。 6、'''对其他问题的研究'''。除以上研究外,还研究了市场价格战中的博弈与福利分析(《消费品市场价格战及市场楔入博弈》,《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第11期)、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人数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Gao Juemin: Developing E-Commerce and Enlarging Cyber-Trader's Quantity in China, Selected Proceedings, The First China and U.S. Advanced Workshop i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1,p243-246)等,还分别是《消费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编之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和2003年2月)。另外,还参加国家统计局科研项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2001-2003.12,已结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招标项目《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制度因素研究》(2003-200 5,已结项)课题等;主持江苏省哲社"十五"规划课题"新发展观下江苏省生产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研究"课题(04ELB006,在研)和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指导项目课题"两个率先"引导下江苏省产业间服务业的结构高级化(04SJD790017,在研) 。 == 获奖情况 == ⑴论文:《商业的适度规模结构与适度市场壁垒》,2001年获[[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颁发的"全国商业结构调整"征文一等奖,收入《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Ⅲ》(郭冬乐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⑵论文:《从地方政府的区域壁垒走向区域合作的统一市场》,2004年9月获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亚细亚杯"有奖征文三等奖; ⑶"用信息化改造贸易经济学科,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 ⑷[[贸易经济学课程]]被国家教育部授予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⑸论文:《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消费经济》1996年第6期,2001年获陕西省第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⑹教材:《消费经济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获陕西省第7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⑺研究报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略研究》,2003年获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