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嚴嵩
,→權傾
嚴嵩成為[[內閣首輔]]後,繼續小心侍奉世宗,“帝以剛,嵩以柔。帝以驕,嵩以謹。帝以英察,嵩以樸誠”,世宗賜“忠勤敏達”銀印。後來,嚴嵩年老,提拔其子[[嚴世蕃]]協助掌權,嚴世蕃成為[[工部]][[侍郎]]。嚴世蕃收買世宗左右[[宦官]],滙報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飲食。大臣視為“大丞相”與“小丞相”。有大臣譏稱“皇上不能沒有嚴嵩,嚴嵩不能沒有兒子。”
严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ref>南京御史[[王宗茂]]上疏彈劾嚴嵩“久持國柄,作福作威,薄海內外,罔不怨恨。如吏、兵二部,每選請屬二十人,人索賄數百金,任自擇善地,致文武將吏盡出其門”。“往歲遭人論劾,潛輸家資南返,輦載珍寶,不可勝計,金銀人物,多高二、三尺者,下至溺器,亦金銀為之。”“廣市良田,遍于江西數郡。又于府地之后積石為大坎,實以金銀珍玩,為子孫百世計。”(《明史·王宗茂傳》)刑部主事[[張翀 (嘉靖進士)|張翀]]上疏說:“戶部歲發邊餉,本以贍軍,自嵩輔政,朝出度支之門,暮入奸臣之府。輸邊者四,饋嵩者六。臣每過長安街,見嵩門下無非邊鎮使人。未見其父,先饋其子。未見其子,先饋家人。家人嚴年,富已逾數十萬,嵩家可知。私藏充溢,半屬軍儲。邊卒凍餒,不保朝夕。”(《明史·張翀傳》)</ref> ,皆賴世宗包庇。嘉靖四十一年,有[[山东]]道士[[藍道行]]以善於[[扶乩]]聞名於[[燕京]],[[徐階]]將藍道行介紹給世宗,一日藍道行在[[扶乩]]時稱“今日有奸臣奏事”,剛好嚴嵩路過。世宗對嚴嵩父子日久生厭<ref>《明史紀事》第五十二卷“世宗崇道教”</ref> 。最終,嚴氏父子的權勢被藍道行的幾句話推倒,嚴世蕃被判[[斬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嚴嵩被沒收家產<ref>抄家清單編為《[[天水冰山錄]]》</ref> ,削官還鄉,無家可歸,依附墓廬而活。兩年後病卒。
== 歷史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