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嚴嵩 | |
---|---|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 |
出生 |
成化十六年 1480年3月3日 大明江西省分宜縣 |
逝世 |
隆慶元年 1567年5月29日 (87歲) 大明江西省分宜縣 |
籍貫 | 江西省分宜縣 |
配偶 | 歐陽氏 |
親屬 | (子)嚴世蕃 |
嚴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號介溪,別號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間權臣,官至內閣首輔、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旋病休歸里。嚴嵩讀書八載,詩文峻潔,聲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還朝復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顯陵,歸而極言祥瑞,世宗喜。幾年內先後遷其為吏部右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後改任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賀萬壽節至京師。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銜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詞,取得寵信,加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仍掌禮部事。後解部事,專直西苑;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
嚴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專擅國政近二十年。士大夫側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門,行賄者絡繹不絕。戕害他人以成已私,並大力排除異已。他還吞沒軍餉,廢弛邊防,招權納賄,肆行貪污;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為世宗所疏遠,抄家去職,兩年而歿。著有《鈐山堂集》40卷。
生平
早年
成化十六年,嚴嵩生於分宜縣,當時嚴家家道中落,很難維持生計,經常需要依靠娘家接濟。嚴嵩自幼聰穎好學,悟性很高。 其父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於權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兒子身上,於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導,五歲開始在嚴氏祠啟蒙。當嚴嵩八歲後,他就由於其聰慧才智得到了分宜縣知縣莫立之的重視,莫立之將他安排進縣學,並免除了所有的學費。後又有江西提學使經過分宜,面試嚴嵩後將嚴嵩進補為廩膳生。後在十歲時縣試拔擢超群,十九歲中舉。
入仕
嚴嵩在二十五歲時,終於完成父親的心願,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乙丑科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當他正懷著壯志雄心,嚴嵩得了一場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嚴嵩退官的十年間,正是宦官劉瑾權傾天下之時。
高升
劉瑾與其黨羽被滅後,嚴嵩北上順天府,正式復官。此後的十多年內,嚴嵩先後在北京與南京的翰林院任職。歷任翰林院侍講,署南京翰林院事,召為國子監祭酒。嘉靖七年(1528年),任禮部右侍郎。遷吏部左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改吏部。嚴嵩在南京任官五年,因賀萬壽節返回北京。當時,明廷要重修《宋史》,輔臣請求讓嚴嵩任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
當時明世宗沉迷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對政事漠不關心,朝中事務皆交由朝臣處理。禮部尚書夏言得到世宗的寵信,又是嚴嵩的同鄉,於是嚴嵩拚命討好夏言。
一日嚴嵩在家中設宴,並邀請夏言,但夏言辭不赴宴,於是嚴嵩跑到夏言家門前,撩起衣袍,跪在夏府前。夏言不好意思再三謝絕,便到嚴嵩家中赴宴。自此,嚴嵩成為了夏言的知己,並向多方推薦嚴嵩。有了夏言的引薦後,嚴嵩步步高升,並深得世宗喜愛。嘉靖十五年(1536年),夏言升任內閣首輔,嚴嵩升任禮部尚書。後加太子太保。
夏言自視甚高,漸不為明世宗所喜。一日世宗將沉香水葉冠賜予夏言、嚴嵩等大臣,夏言並不戴上;而嚴嵩每次出朝都會戴此冠,還特地用輕紗籠住以示鄭重。世宗見狀,越喜嚴嵩而嫌夏言。
嚴嵩晉升為太子太傅,羽翼已豐,開始攻擊夏言,又慫恿世宗罷黜夏言。夏言罷官後,嚴嵩為所欲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吏部尚書許贊、禮部尚書張璧與嚴嵩一同參與機務,但世宗遇事只召嚴嵩。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許贊以老病去職,張璧去世,世宗再度起用夏言。這時夏言了解嚴嵩的為人,處處小心防範。嚴嵩表面上對夏言謙恭,但懷恨在心。日後嚴嵩再以青詞奪回世宗的信任。
後來,嚴嵩握著韃靼入侵中原的機會,迫害夏言。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韃靼入侵河套(今寧夏和內蒙古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陝西總督曾銑發兵奪回河套,並上呈奏疏,建議從府谷黃甫到定邊修築一段邊牆,再水陸並進,逼韃靼退兵,此舉得到夏言的支持。夏言向朝廷舉薦曾銑,並與之商討計劃。
明世宗決心奪回河套,並褒揚曾銑。此時嚴嵩買通皇帝近待,稱其「輕啟邊釁」,並指使邊將仇鸞誣稱曾銑掩敗不報,剋扣軍餉,賄賂首輔夏言。嚴嵩更在世宗面前說兩人奪回河套別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曾銑被殺,妻子流放兩千里,夏言下獄,後來嚴嵩利用傳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毀謗自己,同年十月,夏言被斬首,夏言的親信或貶或罰。
權傾
夏言死後,嚴嵩獨攬大權,而明世宗一心修道無心處理政務,所有政事悉由嚴嵩裁決。此時除了嚴嵩、道士和左右近侍外,無人能見世宗一面。
嚴嵩成為內閣首輔後,繼續小心侍奉世宗,「帝以剛,嵩以柔。帝以驕,嵩以謹。帝以英察,嵩以樸誠」,世宗賜「忠勤敏達」銀印。後來,嚴嵩年老,提拔其子嚴世蕃協助掌權,嚴世蕃成為工部侍郎。嚴世蕃收買世宗左右宦官,滙報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飲食。大臣視為「大丞相」與「小丞相」。有大臣譏稱「皇上不能沒有嚴嵩,嚴嵩不能沒有兒子。」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嘉靖四十一年,有山東道士藍道行以善於扶乩聞名於燕京,徐階將藍道行介紹給世宗,一日藍道行在扶乩時稱「今日有奸臣奏事」,剛好嚴嵩路過。世宗對嚴嵩父子日久生厭。最終,嚴氏父子的權勢被藍道行的幾句話推倒,嚴世蕃被判斬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嚴嵩被沒收家產,削官還鄉,無家可歸,依附墓廬而活。兩年後病卒。
歷史爭議
《明史》把嚴嵩列入奸臣傳,說他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透過戲曲和其他文藝作品,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然而多年來,關於嚴嵩是否為大奸臣,仍然爭議不休,這些爭議主要圍繞著他是否專國擅政,逼害忠良,與及鉅貪惡富的指控。
另外來自嚴嵩故鄉分宜的學者,包括嚴曰文、嚴小平等人卻對嚴嵩的評價採截然不同的觀點。亦有認為他也具有忠君愛民,知人善用的一面,而且政績卓著。如嚴嵩重用胡宗憲平東南沿海之倭患,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嚴嵩與夫人歐陽氏相敬如賓,一生不蓄姬侍,在故鄉尤樂善好施,口碑相當不錯。
首先是嚴嵩的專國擅政問題。質疑嚴嵩專國擅政者指出,嚴嵩任首輔後,「帝雖甚親禮嵩,亦不盡信其言,間一取獨斷,或故示異同,欲以殺其勢。」這說明世宗雖長期退居幕後,但仍然是緊握皇權的。因此,任何一位「權臣」是絕無竊弄威權的可能的。此外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世宗晚年雖不御殿,而批決顧問,日無停晷;故雖深居淵默,而張弛操縱,威柄不移。」《世宗實錄》也稱世宗「惓惓以不聞外事為憂。」《國榷》卷64引李維楨曰:「世宗齋居數十年,圖廽天下於掌上,中外儼然如臨。」又引范守已曰:「臣於徐少師階處,蓋捧讀世廟諭札及改定旨草,雲人嘗謂輔臣擬旨,幾於擅國柄,乃大不然。……攬乾綱如帝者,幾何人哉!……以故大張弛、大封拜、大誅賞,皆出獨斷。」以上文獻皆顯示指控嚴嵩竊權專國存在不少疑點。
其次是關於嚴嵩逼害忠良的問題。以夏言案為例,質疑嚴嵩逼害忠良者指出:
嘉靖二十四年夏言復出閣揆後,都御使曾銑議復河套,言力主之,而嵩極言不可。於是吏部尚書聞淵等劾言誤國,二十七年春罷夏言首輔。是年殺夏言、曾銑。《明史·嚴嵩傳》說嵩借「復套事件」構陷夏言至死,《明史·夏言傳》指稱嵩與陸炳、駙馬都尉崔元聯手倒言。然而,談遷在《國榷》中認為,「貴溪(夏言)不死於敗而死於讒,又嚴氏之代為之受螫也。」可見嚴嵩是背了黑鍋的。在嚴嵩的《奏對錄》里,曾載有嵩再三為夏言求情免死的札子,亦見嵩未必是「心跡俱惡」之人。被世宗殺掉的還有兵部右侍郎薊遼總督王杼。王杼是位精通軍事、很有責任心的將領,嘉靖三十六年春,因一時不察讓入侵的數萬北虜進入至三屯營,使不少顯貴和宮人的家人財產遭受損失。這些天子身邊的人難免不向世宗投訴。在調查此事時,又牽出王杼疏於練兵等情況。於是世宗震怒,手批「諸將皆斬」。三十七年王杼被殺於西市,時年五十三歲!然傳末又指稱王杼之死責任在嵩。是非曲直尚有公論,《世廟識余錄》如是說:「杼恂恂長者,悉心體國,通州之役,不避死亡,劃策守城,以全國儲,帝眷日隆,洊登樞佐。薊州邊備久弛,整頓良艱,屢至失律,遂於極典。┅┅華亭(徐階)乃予罪嚴嵩,至方秦檜之殺武穆。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對支大綸的判語談遷是極贊同的:「王中丞坐疆事死,非死嚴氏也。」
以上文字顯示,嚴嵩背負的惡名,某程度來說,有被後來政敵強加上帽子的嫌疑。
再看看有關嚴嵩貪腐的爭議,正史稗乘無不提及嚴嵩貪污:
王宗茂《皇明經世文編·糾劾誤國輔臣疏》:「嵩撓吏部之權,則每選額要二十員名,州判三百兩、通判五百兩,天下名區,聽其揀擇。┅┅嵩攬兵部之權,則每選亦額要十餘員名,管事指揮三百兩、都指揮七百兩。……自指揮而上以至總兵,┅┅果價或至千金。」
《明史紀事本末·嚴嵩用事》:「永壽共和王庶子惟燱,與嫡孫懷熷爭立,以白金三千賂嵩。」
陳弘謨《繼世余聞》:「嚴嵩籍沒時,金銀珠寶書畫器物田產,共估銀二百三十五萬九千二百四十七兩餘。又直隸巡按御使孫丕揚所抄京中家產,亦不減此數。」
但考究有關嚴氏抄家的史料,卻發現問題並不簡單。嘉靖41年(1562)嚴嵩被罷, 其子嚴世蕃旋被徐階等人誣以「通倭謀反」,家產籍沒。巡按江西御史成守節負責籍沒嚴氏家產,他上報的數額為:「金三萬二千九百六十兩有奇,銀二百二萬七千九十兩有奇,玉杯盤等項八百五十七件,玉帶二百餘條,金廂瑇瑁等帶一百二十餘條,金廂珠玉帶絛環等項三十三條、件,金廂壺盤杯箸等項二千八十餘件,龍卵壺五把,珍珠冠等項六十三頂、件,府第房屋六千六百餘間,又五十七所,田地山塘二萬七千三百餘畝……」但過了十多個月後,抄收上來的家產還不及所報的十分之三,僅有10萬兩白銀入庫。世宗大為不滿,責問道:「三月決囚後,今已十月余矣,財物尚未至,尚不見。一所巨屋只估五百兩,是財物既不在犯家,國亦無收,民亦無還,果何在耶?」
為了湊足上報數額,成守節將嚴嵩的親眷故吏甚至仇鸞的抄沒之財都歸結於其名下,抄空了嵩婿廣西副使袁應樞、大理寺卿萬寀、豐城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南昌工部左侍郎劉伯躍、慈谿趙文華及其女婿屠叔方、安徽羅龍文、揚州仇鸞等「嚴黨」的家產。但至隆慶17年(1584)僅抄出「奸臣」嚴嵩2萬7千餘畝田產,金銀仍遠沒達到既定的200萬兩數目,成守節與江西按使季德甫、右參議胡順華等人因抄家不力被罷官。嚴氏抄家二十餘年,受害的不僅是嚴氏家族,而且株連江西一省無辜之民。]談遷的《國榷》記載道:「嚴氏追贓二百萬,其貲稍佚,蔓及無辜,一省騷然」。
嚴嵩抄家,結果需要籍抄沒其他「嚴黨」家產來湊數,而且殃及不少百姓!嚴嵩抄家一例未必說明嚴嵩不貪,但足顯示其所貪資產規模有失實誇大之嫌疑。
最後談談分宜學者反駁嚴嵩為奸臣的論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明朝中葉前期北京及周圍地區多次遭到蒙古軍隊襲擾,因此極須修建城牆,保衛京師。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正式頒旨進行工程。世宗憂慮財政問題,指派嚴嵩實地考察以便有效調度資源。嚴嵩提出了城牆佈局方案,形成了北京外城城牆的格局,也對京師防衛起着很大作用。
二:起用能臣胡宗憲,取得了抗擊倭寇的決定性勝利
分宜學者反駁嚴嵩縱子通倭的指控,認為嚴嵩在剿倭問題上立場鮮明,起用胡宗憲為剿倭主帥 ,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後來嚴嵩失勢,胡宗憲受牽連陷獄自盡。世宗崩,明穆宗,明神宗旋即替胡宗憲全面平反。間接地也是對嚴嵩剿倭功勞的肯定。
三:老練的外交政策
在對蒙古政策方面,嚴嵩主張重在防禦,雖然與其他朝臣例如夏言立場完全相反,但這完全是從當時的國情出發。當時朝臣多鼓勵世宗主動出擊,然而以明朝軍隊當時的實力,世宗極有可能重蹈英宗土木堡之變慘劇。 嘉靖二十九年吏部侍郎王邦瑞曾上疏云:「今武備積弛,見籍止十四萬餘,而操練者不過五六萬,支糧則有,調遣則無。比敵騎深入,戰守俱稱無軍。」,顯然面對蒙古侵擾,明朝軍隊準備是極其不足的,嚴嵩主張防禦的立場反而是對國家較為有利的策略。因此分宜學者認為嚴嵩外交上老練持重,不輕啟戰釁,運用和平外交手段,使得北方邊境相對安寧。
四:熱愛家鄉,捐資助學
在分宜,他是一位熱愛家鄉、建設家鄉、捐資助學的好官。例如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嚴嵩自掏腰包,出資白銀25000兩,在分宜縣城東南的清源古渡,建了一座十一孔的石橋,使家鄉百姓免受擺渡之苦。嚴嵩將此橋起名為「萬年橋」,並立碑紀念。另外他主持修築了一條分宜至安福縣的「官道」,全長60公里,使分宜與鄰縣的交通大為改善。嚴嵩還兩次捐資助分宜縣學堂,在分宜興建鈐麓書院,是袁州府(今宜春市)規模最大的書院。
再者,作為世人眼中一位「奸臣」,嚴嵩個人私生活卻十分嚴謹,幾乎是無可挑剔的,他一生只有歐陽氏一位妻子,歐陽氏比他大一歲,還是麻臉的,毫不漂亮,可是夫妻倆感情很好,從一而終,嚴嵩並沒有因為富貴飛揚而妻妾成群。
儘管嚴嵩對家鄉貢獻良多,於內政及外政也有不少建樹,但嚴嵩作為內閣首輔凡20年,卻把大部份精力逢迎世宗皇帝齋醮之舉,以致整個朝廷差不多也圍繞著齋醮來運作,對政治產生極大負面影響。明史及民間對嚴嵩的奸臣定論,或許仍有待商榷;奉迎聖意,或許也是他成功之道。但作為中樞首輔,這是否稱職成疑。果然,嚴嵩在日漸失去世宗皇帝聖寵之下,很快的,就被政敵扳倒了。
評價
清紀昀編撰《四庫總目提要·集部·別集類存目》時,評嚴嵩詩集《鈐山堂集》:「嵩雖怙寵擅權,其詩在流輩之中,乃獨為迥出。王世貞《樂府變》云:『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亦公論也。然跡其所為,究非他文士有才無行可以節取者比,故吟詠雖工,僅存其目,以昭彰癉之義焉。」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一云:「王元美云:『孔雀雖有毒,不掩其文章。』 謂嚴嵩也。」
清張廷玉於《明史》說嚴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他「為詩、古文辭,頗著清譽」。在當時文士眼中,嚴嵩頗有儒雅本色,何良俊說:「嚴介老之詩,秀麗清警,近代名家鮮有能出其右者,作文亦典雅嚴重,烏可以人而廢之。且憐才下士亦自可愛。」 史學家曹國慶認為嚴嵩在書法上成名,是他初入翰林院的時候。明代的翰林院網羅了天下的科舉人才,相當於中央的智囊團和書記處。嚴嵩的經義文章每每列為首選,他的詩詞唱酬之作也常在宴集中力拔頭籌,於是,人們在欣賞他的文章的同時,又領略了他的書法技藝,觀其文便可獲雙重享受。此後,由翰林院而及其他任上,由京師而及地方,士林中便多有以得其墨寶為榮者。鈐山歸隱的八年間,嚴嵩又精研了許多書法字貼,書法造詣精湛。至今在北京還留有他的書法遺蹟「六必居」等題額10多處。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但是人皆諱言嚴嵩,說是蕭顯所題)、山東曲阜的「聖府」、杭州西湖岳飛廟的「滿江紅」(但落款後被改為夏言)同調詞等全國知名景點20多處還保留了他的書法遺蹟。嚴世蕃女嫁衍聖公,孔府至今留有嚴嵩求情在此坐冷板凳的「閣老凳」。
其他
電影《十奏嚴嵩》(1952)是香港著名粵語片,由名伶馬師曾,薜覺先及余麗珍主演。 後來名伶靚次伯也於同名劇目主演嚴嵩聞名。
「平生報國惟忠赤,身死從人說是非」——嚴嵩遺言
注釋
參考文獻
來源
- 期刊文章
- 蘇均煒:〈大學士嚴嵩新論〉。
- 柳存仁:〈夏言‧嚴嵩‧徐階〉。
- 馬幼垣:〈小說戲曲中的嚴嵩父子〉。
- 書籍
-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高雄復文出版社(2006年6月)
-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