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利镇

增加 7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福利镇 '''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城东部,东与 [[ 平乐县 ]] 沙子镇、福兴乡交界,南与阳朔县普益乡相邻,西与阳朔县阳朔镇接壤,北与 [[ 阳朔县 ]] 兴坪镇和恭城县西岭乡相毗邻,位于漓江北岸。
2019年1月,福利镇被认定为第七批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乡镇介绍==
福利镇位于广西阳朔县的东部,距桂林市70公里,东与平乐县沙子镇、福兴乡交界,南与普益乡相邻,西与阳朔镇接壤,北与兴坪镇和恭城县西岭乡相毗邻,距县城8公里, [[ 桂林 ]] [[ 广州 ]] 公路区内段20163线横穿东西,漓江“钻石水道”纵贯南北,水陆路交通十分便利,通讯发达,福利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土地面积为222.8平方公里,辖30多个镇直单位(部门),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381个村民小组,10421户, [[ 口46888 口4]]6888 人,福利镇 [[ 地形 ]] 西北是山地,约占福利镇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地区占三分之二。耕地面积52868亩,主栽作物为 [[ 水稻 ]] [[ 果树 ]] 。福利镇是自治区创建文明乡(镇)示范试点镇。
==命名由来==
福利镇位于县城东8公里, [[ 漓江 ]] 北岸,1200多年前的唐代显庆年间,此地便有人居住,因原地 [[ 荔枝 ]] 成林,村舍隐伏其间,故名伏荔村。 [[ 宋朝 ]] 时,镇北东郎山下的黄道街繁盛一时。后来因此地水路畅达,上通 [[ 桂林 ]] ,下连梧州,居民移居于此,渐成圩镇。明代在村东北的马山脚下建马山圩,故有“马山名胜甲天洲”之称。清道光年间迁到老街(在天后宫后面)改为伏荔圩,1926年取其谐音改为福利圩。
==历史文化==
福利镇历史悠久,山环水抱,地灵人杰,历代文人学士辈出,有较高的文化传统。表现在建筑上,便是原有的三街、九井、十八巷、三宫、两寺、一宝塔。据记载,这些建筑多古色古香,工艺精湛。那时若登高鸟瞰,便有“深山藏古镇,青峰倾廓门”的情韵。可惜,时序迁移,人世沧桑,这些 [[ 古建筑 ]] 大都因天灾人祸或年久失修而毁圮,留下的不多。福利的文化传统还表现在画扇制作上,有着悠久的画扇制作历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画扇第一镇”的称号。福利有很多的 [[ 家庭 ]] 从老到小都会画画,小孩子都会画扇面,更有很多的“农民画家”。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是福利镇的民俗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五月八会期,街民中各户所有的亲戚故旧,扶老携幼来赶会期。主人们家家热情好客,盛宴招待。在各户的菜谱中,有三样菜是必备的。这三样菜就是用精肉做馅的茄子酿、辣椒酿、苦瓜酿。福利的旖旎风光和人文传统正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认识,当年的《刘三姐》 [[ 电影 ]] 大部分都是在福利镇拍摄的。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来报导过福利的文化和风景, [[ 中央电视台 ]] 《走进广西》桂林篇的拍摄组也曾来到福利,专门采访了“阳朔画扇第一人”——福利的赵桥发先生。
==视频==
112,0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