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870
次編輯
變更
香港人口
,無編輯摘要
根据政府统计处香港人口普查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为常住居民,227,200人为流动居民,其中华人占92%,而在香港的非华人中,则以 [[ 菲律宾人 ]] 和印尼人居多,分别占总人口的2.5%和2.1%。人口 [[ 年龄 ]] 中位数43.4岁,家庭数目251万户,平均每户2.8人, [[ 家庭 ]] 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25,000港元,其中390万人居于私人永久性房屋,213万人居于公屋,116万人居于资助自置居所单位,工作人口396.56万,每月收入中位数为1.55万港元,撇除外佣后,则为1.7万港元。少数族裔人士数目达584,383人,占香港人口约8%及较2006年显著上升约7成。在香港的少数族裔人士中,大部分为菲律宾人(占全港所有少数族裔人士的31.5%)、其次是印尼人(26.2%),他们大部分是在香港工作的外籍家庭佣工。其他主要族群包括 [[ 南亚 ]] 裔人士(14.5%)、混血儿(11.2%)和白人(10.0%)。在南亚裔人士中, [[ 印度 ]] 人口最多(占全港所有少数族裔人士的6.2%)、其次是 [[ 尼泊尔人 ]] (4.4%)和巴基斯坦人(3.1%)。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约60.5%,在中国大陆、 [[ 台湾 ]] 及澳门出生的比率为32.1%,香港有83.1%人居于香港达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为6,690人:10。香港的已开发土地不多,如果只将已开发土地计算在内,每平方公里超过3万人。
==简介==
香港历史源远流长,黄地峒发现 [[ 旧石器时代 ]] 文物。 开埠的历史起源 [[ 鸦片战争 ]] ,英国统治香港后,把香港定位成中国与世界的转口港,初期的经济主要靠鸦片贸易、人口贩卖以及货物转口,早期的香港人主要为广东籍以及福建籍。当时已经控制了 [[ 东南亚 ]] 经济的福建人以香港为中心与中国大陆经商以及提供资金以香港为基地作反清革命,香港亦是广东省与发达国家的华工以及非法移民的中转站,此外,香港亦有不少来自五口通商的城市抵港的人口。
1980年代末期开始,人均生产总值超越当时的宗主国 [[ 英国 ]] 。因过量人口涌入香港,港英政府取消抵垒政策,而且改为即捕即解,此后只可用合法途径抵港,而由大陆发出的单程证亦在每十年50万以上,现今通婚、依亲的新移民人口则主要来自 [[ 广东省 ]] ,占84%,当中有不少是逃港者的亲属,此外自由行、双非婴儿等人口往来亦主要源自广东。改革开放后,由 [[ 上海 ]] 抵港的人口快速地增长。香港人主要由广府民系、闽海民系和客家民系组成。各时期的香港与中国大陆、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也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人口往来。香港的回乡养老计划暂只包括广东及福建省,所以有大量人口在广东及 [[ 福建省 ]] 养老,广东部分大都以逃港人口回乡为主。此外亦有大量东南亚富豪以至由香港合法以及非法移居到欧美的中产甚至基层人士,亦经常往返香港、东南亚以及欧美。所以,拥有香港居留权的人比700多万常住人口还多很多。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