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国历代君王

增加 5,40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魏国历代君王'''== ===''' 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 '''===  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晋阳之战'''==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用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张,与韩结好却不急于发兵。待韩军五战五败,魏军也实力大损时,才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齐军重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直驱魏都大梁。魏惠王像上次一样将攻韩的部队召回,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
 
此次形势不同于桂陵之战,魏军是有备而来,气势旺盛。故孙膑决定因势利导,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冒进,再图取胜。齐军前锋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装怯战,掉头东撤。在撤退途中,有意造成军力不断削弱的假相。第一天造了10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5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3万人用的锅灶了。庞涓与孙膑交手,本来小心翼翼,害怕再次上当,但当看到齐军锅灶日减,以为齐军胆怯,三天中即逃亡了大半,这才壮起胆子,丢下辎重和步兵,只领轻车锐骑日夜兼程猛追,必欲全歼齐军,擒获孙膑<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825/21/6552072_404603981.shtml 魏国],个人图书馆</ref>。
 
齐军退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此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是个设伏的好地方。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遂命士卒伐木堵路,并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挑选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约定天黑后,见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写有字,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待他看清树上字后,这才发现中计,急令部队撤退。但已经晚了,两旁齐军看见火光,万弩齐发,伏兵四起。魏军措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溃败,庞涓中箭,左突右冲无法突出重围,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军主力,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桂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声威鹊起,称霸中原,孙膑亦名扬天下。孙膑"围魏救赵"和“示假隐真"的战法,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兵家广泛推崇。
 
=='''窃符救赵'''==
 
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平原君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安厘王和魏无忌送信,请求魏国救援,魏安厘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安厘王,魏安厘王惧怕,就派人通知晋鄙停止进军,留在邺扎营驻防,名义上为救赵,实际在观望形势的发展。
平原君不断派使者前去魏国催促,并责备魏无忌不顾赵国和魏无忌姐姐的危亡。魏无忌为此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安厘王出兵,门客也用尽各种办法劝说,但魏安厘王惧怕强大的秦国,始终不肯听魏无忌的意见。魏无忌估计魏王已不肯出兵救赵,又不想看着赵国灭亡,于是凑齐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门客前去赵国和秦军死拼。
 
魏无忌带着车队路过夷门时遇见侯赢,于是把情况告诉了侯赢。侯赢劝阻魏无忌说,这样去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一点作用都没有。并向魏无忌秘密献策,让魏无忌去找魏安厘王的宠妃如姬帮忙,让如姬从魏安厘王的卧室内窃出晋鄙的兵符,因为魏无忌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是肯定会为魏无忌效命的。魏无忌听从了侯赢的计策,前去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兵符交给了魏无忌。魏无忌拿到了兵符准备上路,侯赢又让魏无忌把屠夫朱亥带上,以便晋鄙在看到兵符仍不交出兵权的情况下让大力士朱亥击杀他。
 
魏无忌到了邺,拿出兵符假传魏安厘王的命令要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表示怀疑,不想交出兵权。此时的魏无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让朱亥动手,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
 
魏无忌统领晋鄙的军队后,精选士兵八万开拔前线。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
 
=='''历代君主'''==
 
魏文侯(前424年在位,前403年成为侯爵——前387年) [1]
 
魏武侯(前386年——前371年)
 
魏惠王(前370年——前335年)
 
魏襄王(前334年——前319年)
 
魏哀王(前318年——前296年)
 
魏昭王(前295年——前277年)
 
魏安厘王(前276年——前243年)
 
魏景湣王(前242年——前228年)
 
魏王假(前227年——前225年)
 
==参考资料==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