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国历代君王

增加 376 位元組, 5 年前
魏文侯
==='''历代君主'''===
==''' [[ 魏文侯]]'''==
[[File:魏文侯.jpg|缩略图|右|魏文侯|[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888644232&di=5e43277b978d1070cbb65da32bafb642&imgtype=0&src=http%3A%2F%2Fs7.sinaimg.cn%2Fmw690%2F001ZPk3Xzy6JBdfAUUm76%26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0f545d0101lnjg.html 来自新浪博客的图片]]]
''' [[ 魏文侯 ]] (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 [[ 安邑 ]] (今 [[ 山西夏县 ]] )人, [[ 魏桓子 ]] 之子。 [[ 战国时期 ]][[ 魏国 ]] 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 [[ ]] [[ ]] [[ ]] 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
''' [[ 魏文侯 ]] 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 [[ 卜子夏 ]] [[ 田子方 ]] [[ 段干木 ]] 等人,任用 [[ 李悝 ]] [[ 翟璜 ]] 为相, [[ 乐羊 ]] [[ 吴起 ]] 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人物生平'''===
[[ 魏文侯 ]] [[ 魏武侯 ]] 的父亲, [[ 魏国 ]] 百年霸业的开创者。 [[ 魏文侯 ]] 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 [[ 秦国 ]] 孝公和 [[ 商鞅变法 ]] 都是以 [[ 魏国 ]] 为蓝本的。
在战国时代, [[ 魏国 ]] 西有 [[ ]][[ ]] ,南有 [[ ]] ,北有 [[ ]] ,东有 [[ ]] ,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 [[ 魏文侯 ]] 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 [[ 李悝 ]] [[ 翟璜 ]] 为相,改革弊政;用 [[ 乐羊 ]] [[ 吴起 ]] 等为将,攻掠 [[ 中山国 ]] [[ 秦国 ]] [[ 楚国]];以 [[ 李悝 ]] 教授法经,依法治国, [[ 魏国 ]] 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 [[ 魏国 ]] 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 [[ 文侯 ]] 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 [[ 秦国 ]] 河西地区,向北越过 [[ 赵国 ]] ,伐灭 [[ 中山国 ]] ,向东打败 [[ 齐国大 ]] 军。 公元前403年, [[ ]] [[ ]][[ ]] 一起被名义尚存的 [[ 周天子 ]] 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 [[ 魏文侯 ]] 之贤。 [[ 魏文侯 ]] 任用 [[ 西门豹 ]] [[ 子夏 ]] [[ 翟璜 ]] [[ 魏成 ]] 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 [[ 魏国 ]] 一跃为 [[ 中原 ]] 的霸主。
==='''为政举措'''===
'''农业'''
[[ 魏文侯 ]] 重用卫人 [[ 李悝 ]] ,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 [[ 魏国 ]] 的田地和山川,提高 [[ 魏国 ]] 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为了平衡粮价, [[ 李悝 ]] 还实行了平籴法。在丰年的时候,国家根据市场情况,采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灾年的时候,政府把国家粮仓储存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使市民不致买不起粮食而流离失所。这样, [[ 魏国 ]] 很好地平衡了农民与市民的利益,国家储备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国家抵抗灾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稳定,国民安居乐业。
'''法律'''
[[ 李悝 ]] 著《 [[ 法经 ]] 》六篇,来规范魏人的行为。晋国是一个有着法治传统的国家,国民对依法办事都很拥护。 [[ 李悝 ]] 主持制定的这套成文法在 [[ 魏国 ]] 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君、贵族和官员在实行政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家的法律。由于 [[ 魏文侯 ]] 的带头遵守, [[ 李悝 ]] 主持制定的这套法律得到了很好地实施。这套法律后来也被 [[ 秦国 ]][[ 献公 ]] [[ 孝公 ]] [[ 商鞅 ]] 所采用,《 [[ 法经 ]] 》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的法典,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基础。
'''贸易'''
[[ 魏国 ]] 的周边国家中,各有各的特产。 [[ 秦国 ]] [[ 家畜 ]] [[ 皮革 ]] [[ 玉石 ]] [[ 赵国 ]] [[ 布帛 ]] [[ 枣栗 ]] [[ 家畜 ]] [[ 皮革 ]] [[ 楚国 ]] [[ 鸟兽 ]] [[ 橘柚 ]] [[ 茅竹 ]] [[ 丝绸 ]] 在当时都很有名, [[ 魏文侯 ]] 鼓励 [[ 魏国 ]] 百姓从商,参与各国土特产贸易, [[ 魏国 ]] 获得了大量的商业税,国库充实了。
=='''魏武侯'''==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