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正堂

增加 26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正堂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www.taiwan.cn/twrwk/zxdt/200711/W020071119499832932537.jpg 原图链接][http://www.taiwan.cn/twrwk/zxdt/200711/t20071119_486805.htm 来自 中国台湾网 的图片]]]
'''中正堂'''位于[[登封市]]区西南约12公里大金店镇区东部街北侧,坐北面南,北望[[嵩山]],南临颍河,东临少阳河,西临207国道,周围皆为民居。地理坐标:北纬34°22′26.7"东经113°58′50.4",海拔:335米 <ref>[http://www.cssn.cn/kgx/ycbh/201703/t20170318_3456384.shtml 河南登封启动两项文物维修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3-18</ref>
==基本内容==
中正堂建造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以[[中华民国]]委员长[[蒋介石|蒋中正]]的名字命名,由[[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第十三军军长石觉建造,为当时的十三军军部;十三军下属有八十九师、一百一十师、第四师,分别驻防于登封城高庄村、菜园村、玉皇庙村、十里铺村、卢店村、东金店街、告成镇、文村等。十三军在登封驻防四年(1941——1944年)。军部驻扎在中正堂内,一些重要会议均在此召开;十三军军纪很坏,抓丁拉夫,敲诈勒索,登封百姓深受其害,加以当时连年蝗旱为灾,民众把受汤恩伯十三军的祸害列为“水、害、蝗、汤(汤恩伯的[[军队]])”四大灾害,并有形容十三军的顺口溜:“十三军一进村,不是逮鸡子就是抓女人” 。1944年日寇侵占登封,十三军不战而溃,逃往他乡,中正堂废弃。新中国成立后,中正堂作为公有财产被大金店大队、村委使用。2002年12月23日被登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登封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6月3日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www.doc88.com/p-4485808464703.html 登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道客巴巴,2015-02-26</ref>
中正堂建造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砖瓦结构,中西合璧的中型礼堂式建筑。该堂墙体全用中灰砖石灰粘缝垒砌,木构梁架,小灰瓦覆顶。为风火山、重檐、山面留门式建筑,前后单步梁对五架梁,重檐金柱,无[[斗拱]]小式建筑,带有地方手法,山面略带西洋式做法,木构架为地方手法,馅柱不详。面阔九间(30.3米),进深三间(13.10米),建筑面积396.93平方米。上层檐下置有方格形凉窗,凉窗下有瓦扣围脊外裹麻刀灰,上层屋面正脊做法与围脊同,垂带为合瓦做法。各间前后各辟对衬的长方形拱券顶格子木窗一个,高1.62米,宽0.89米。东墙上第二、五、八间辟拱券门,高2.62米,宽0.89米;南面山墙正中辟拱券形门,高2.74米,宽1.64米,为进入该堂的正门,上置有板门两扇,门上方有石匾“中正堂”三个[[楷书]]大字,落款位于左下方曰“石觉敬书”。门两侧各置长方形拱券顶格子木窗两个。殿内有木柱两排计16根,木柱上各置单步梁,柱下置青石覆盆[[柱础]]。堂内全用与堂墙同规格的条砖平铺,南部两间原置有棚板,是当时军官们居高临下训话的讲台。该堂现为大金店振松幼儿园占用,堂顶瓦件松动,有漏雨现象。
37,4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