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涅槃

增加 467 位元組, 3 年前
大乘佛教闡述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汙涅槃,只有修證[[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證得。</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稱為[[菩薩]]。在整個成佛之道的修證過程中,凡夫從發起願意成佛的菩提心時,一直到將來能夠成佛,總共須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元不同層次的修證階段,歷時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在這整個過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於證得第一十七階位時,親證“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汙涅槃”,能夠得知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之中道真實境界。一般來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於第四十一階位時,親證“有餘依涅槃”;于第四十八階位時,親證“無餘依涅槃”。菩薩于證得第五十二階位時,親證“無住處涅槃”。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汙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淨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得四智圓明,完全了知第八識真如的所有體性與功德力,具有無邊法力,能夠隨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緣眾生。</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行人所行法門;換句話說,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滅,得少為足,出於三界,無有度眾的慈悲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無邊法力,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廣度眾生,以是不論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與功德,各種方面來看,阿羅漢的修證遠不及菩薩的修證結果。</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p>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