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国相王

增加 9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五国相王 ''' ,指的是古中国时期中的 [[ 战国 ]] 时代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 [[ 君主 ]] 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ref>[https://www.sohu.com/a/381965580_353840 五国相王是哪五个诸侯国称王?五国相王的意义又有多大? ],搜狐,2020-03-21</ref>。
牧野之后, [[ 商国 ]] 的同族徐国率领东方诸国与西周对抗,从现有史载看,最晚在 [[ 周穆王 ]] 之时,徐国的徐偃王即已称王。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 [[ 楚国 ]] [[ 越国 ]] 僭越称王。
前334年, [[ 魏惠王 ]] 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 [[ 秦国 ]] 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 [[ 徐州 ]] 拜见 [[ 齐威王 ]] ,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 [[ 秦惠文王 ]] 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 [[ 中山国 ]] 、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 [[ 赵国 ]] 、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 [[ 燕国 ]] 、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 [[ 赵武灵王 ]] 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简介==
[[ 徐州相王 ]] 指的是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 [[ 山东 ]][[ 滕县 ]] 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
简言之, [[ 魏惠王 ]] 、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之前各国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史称“徐州相王”<ref>[https://www.sohu.com/a/115201030_472678 为什么说“徐州相王”才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事件],搜狐,2016-09-28</ref>。所以战国中后期的君主的谥号都是XX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XX公、XX侯,如 [[ 齐桓公 ]] [[ 晋文公 ]] 、魏文侯、韩昭侯、 [[ 秦孝公 ]] 等等。(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称王)
==视频==
249,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