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增加 16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 [[ 英语 ]] :Long March 9,缩写:CZ-9或LM-9)是中国一款正在论证的新一代重型火箭,未来将用于深空探测、载人登月和登火、 [[ 空间 ]] 基础设施建设(如空间 [[ 太阳能电站 ]] )等任务,预计于2028年左右发射。
[[ 长征九号 ]] 芯级最大 [[ 直径 ]] 为10米级,总长近百米,起飞 [[ 质量 ]] 超过4000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在140吨以上,地月转移轨道(LTO)运载能力约50吨。
==研制背景==
长征九号 重型火箭的出现绝非偶然。美、俄积极抢占 [[ 太空 ]] 制高点,重启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 [[ 欧洲 ]] [[ 日本 ]] [[ 印度 ]] 等也竞相推进新型大运载火箭研究论证。中国同样需要更大能力的运载火箭来自由进入太空。虽然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已经首飞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载人登月需要运力更大的 [[ 火箭 ]] 。 规划中长征九号火箭技术跨度大,强大的性能更是让人难以忘怀<ref>[https://bbs.tiexue.net/post2_6962983_1.html 世界罕见:我天朝长征9号巨型运载火箭设计演进],铁血网,2013-10-19</ref>。其运力和美国 土星五号火箭大致相当,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下一代运载火箭(SLS)的运载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 [[ 火星 ]] 取样返回、 [[ 太阳系 ]] 行星探测等多种 深空探测任务需求,保障中国在未来 [[ 宇宙探索 ]] 和更大更远空间的话语权。
==设计演进==
长征九号火箭还处于研制早期的可行性论证阶段, 航天部门不仅要向 [[ 政治 ]] 领导人阐述它在登月项目中的必要性和使用上的扩展能力,更要说服他们长征九号火箭是一个 [[ 经济 ]] 上可承受的项目。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数年来方案的变迁,可以说是从不切实际的诱人梦想,到脚踏实地的扎实设计的过程。
参照 [[ 美国 ]] 的阿波罗的 [[土星五号运载火箭| 土星五号火箭 ]] [[ 星座计划 ]] [[ 战神五号火箭 ]] ,我国长征九号火箭论证初期运力指标瞄准了战神五号的130吨运力。 早期论证中曾提到研制600吨级 [[ 液氧煤油发动机 ]] 和20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甚至提出了使用千吨级固体 [[ 助推器 ]] 的方案。 龙乐豪院士的论文中,以这三种火箭发动机构成两种二级半构型组合,其 [[ 近地轨道 ]] 运力均为130吨,和战神五号的设计指标相当。
随着论证的深入,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长征九号的指标有了不小的调整。根据2013年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 谭永华发表在《 宇航学报》上的论文,我国以载人登月为目标进行了重型火箭的论证,考虑我国航天发展需求、技术保障和工业体系,以及动力型谱发展等因素,最后决定研制500吨级 液氧煤油发动机(或48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20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或220吨级 [[ 氢氧发动机 ]] ),以此为主动力重型运载火箭采用三级半方案,其中4个助推器个采用1台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一级采用4台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使用2台20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三级采用2台5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高空改进型。长征九号重型火箭的起飞推力约为4000吨,起飞质量大约为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00吨<ref>[https://www.sohu.com/a/80021075_355112?qq-pf-to=pcqq.c2c “长征九号”将成中国飞天大力士] ,搜狐,2016-06-03</ref>。
2016年4月14日,在 [[ 龙乐豪 ]] 院士公开讲课的PPT中,提到有关重型火箭的三种不同构型,三种构型采用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设计。而在2016年10月的《 [[ 深空探测学报 ]] 》上的论文中再次提到了这一构型,其中助推器直径扩大到5米,采用2台48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质量达到约4000吨,起飞推力达近6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40吨。 [[Category:326 太空科學]]
112,0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