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增加 8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jpeg|有框|右|<big>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3/cf8662dac49e4471bb0d99cc4f2ae93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86461480_10012210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 (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缩写为 “АК”),又称为“AK-47”,[4]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是由前 [[ 苏联 ]] 枪械 [[ 设计师 ]][[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 设计的突击步枪。 
==设计与生产==
卡拉什尼科夫原本是 [[ 苏联红军 ]] 的坦克兵,在布良斯克战役受伤送至后方医院救治后而开始研究枪械 [[ 工艺 ]] ,期间他在工厂里自行设计了一把 [[ 冲锋枪 ]] ,是为PPK-42(ППК-42),并在工厂员工的协助下制作出样枪。卡拉什尼科夫及其设计的枪械随即吸引了苏联军方的注意,该枪被安排参与1942年的新型冲锋枪竞选,但最终败给了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苏达耶夫设计的PPS冲锋枪而没有被苏军采纳。尽管在竞选中落败,卡拉什尼科夫仍然没有放弃,并继续改进他的枪械。他在1944年与同袍讨论 [[ 欧洲 ]] 的战况时,发现到德军配备StG44突击步枪的威力后,开始构思一种简单可靠的新式可连发中威力步枪。在参 考M1 考[[M1 加兰德步枪 ]] 后,设计出M1944试作型样枪,采用M43步枪弹、转拴式枪机;经过接连的尝试后,于1946年制作出可连发射击的样枪(AK-46),成为此后AK系列枪械的首个原型。经过一系列试验,包括在风沙泥水等恶劣 [[ 环境 ]] 中严格测试,改进了导气装置与活塞系统的版本于1947年被命名为AK-47,苏联军方要求生产1,500把作实地测试,但测试结果仍然未能让他们满意。直到于1949年推出的改良版本才获苏军认可并正式采用,该枪被官方命名为"7,62-мм 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АК)"(7.62毫米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AK)。
有广泛谣传 [[ 雨果·施迈瑟 ]] (StG44的设计者)曾经以某种形式经手过AK的设计,然而此说显然经不起一些简单的事实考验。并且也根据其人在战后的具体动向,雨果并没有参与任何与AK有关的活动,而两者在机构 [[ 设计 ]] 上也是两种几乎没有共通点的枪械。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的官方专题作者从各方面很明确地指出了这个事实。[5]
AK于1949年最终定型并正式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量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武装部队,以取代SKS。1953年,机匣生产 [[ 工艺 ]] 由冲压变更为机械加工(第3型),开始大量装备前苏联武装部队。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AK是前苏联武装部队和 [[ 华沙条约组织 ]] 国家武装部队制式装备,后采用大量使用合成材料的AKM,可靠性更佳。在1980年代,小口径版本AK-74系列装备前苏联武装部队后,AK和AKM渐渐从苏军前线装备中退出。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