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齐国历代君王

增加 481 位元組, 5 年前
齐前庄公
[[File:齐前庄公11.jpg|缩略图|左|齐前庄公|[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976948249&di=683ec96108729d7a39d5c015c525a556&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rc.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83025aafa40f4bfb811fc7870f4f78f0f6361811.jpg 原图链接][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e0a309bf55830b7890c7b8d5&fromModule=articleMoreRecommend 来自百度百科的图片]]]
''' [[ 姜购]]''' 前794年-前731年 在位64年
[[ 吕购 ]] ,姜姓,吕氏,名购, [[ 齐国 ]] 第十二代国君,在位六十四年, [[ 齐文公 ]] 之孙, [[ 齐成公 ]] 之子。
[[ 吕购 ]] 在位64年,在位期间 [[ 齐国 ]] 渐强,为其孙 [[ 齐桓公 ]] 称霸 [[ 中原 ]]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 [[ 春秋战国 ]] 时期在位最长的国君,由于他在位时间很长,使得刚刚经历了长达70年内乱的 [[ 齐国 ]] ,得以在长时间稳定的情况下恢复元气。
[[ 吕购 ]] 晚年基本使 [[ 齐国 ]] 处于小霸的地位,为 [[ 齐僖公 ]] 主盟诸侯、齐 [[ 襄公 ]] [[ 纪国 ]] 报哀公被烹之仇、 [[ 齐桓公 ]] 九合诸侯,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 [[ 吕购 ]] 算得上是 [[ 齐国 ]] 霸业的奠基者,是 [[ 齐国 ]] 历史上的一位中兴之主。
''' 人物简介 吕购,姜姓,吕氏,名购,又称齐庄公。中国诸侯争霸时代齐国的第十二任国君。他的祖父是齐国第十任国君吕赤,他的父亲是齐国第十一任国君吕脱。'''
齐成公九年(丙午 [[吕购]] 公元前795年) 姜姓 齐成公死后 吕氏 其儿子吕 继承君位 又称[[ 齐庄公 ]] 齐前庄公继位之彰, 中国诸侯争霸时代[[ 齐国 内廷动荡不安,曾两度迁都(薄姑、临淄),使得齐 ]]的第十二任 元气大伤 他的祖父是[[ 庄公时期,齐 开始进入休养生息 ]]第十任国君[[吕赤]] 不安 局面才得以改观。吕购在位期间, 父亲是[[ 齐国 渐强,为其孙齐桓公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一任国君[[吕脱]]
[[ 六十四 ]]九 年( 庚戍 丙午 ,公元 前731 前795 年), 在位64年的 [[ 去世 ]]死后 ,其 [[ 禄甫 购]] 继承君位,为 [[ ]]。[[齐前庄公]]继位之彰,[[齐国]]内廷动荡不安,曾两度迁都([[薄姑]]、[[临淄]]),使得[[齐国]]元气大伤。[[齐庄公]]时期,[[齐国]]开始进入休养生息,不安的局面才得以改观。[[吕购]]在位期间,[[齐国]]渐强,为其孙[[齐桓公]]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生平 春秋时期, [[ 被尊称为首霸 ]]六十四年(庚戍 然而 公元前731年) ,在 桓公之前,庄僖就有小霸之称,齐国庄僖小霸起始于, 位64年的[[ 庄公 晚年 ]]去世 其子[[ 购在位64年,由于他在 禄甫]]继承君 时间很长,因此齐国在他的发展下,从衰落中迅速崛起 ,为 [[ 齐僖公 、齐襄公开疆拓土打下基础,更为齐桓公首霸中原的奠定根基 ]]
中国历史中称霸首先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所以国家的富强是称霸的基础。齐国是西周间诸侯国中较早发展起来的国家,此为小霸奠定了经济、军事基础。'''人物生平'''
(一) 春秋时期,[[齐桓公]]被尊称为首霸,然而,在[[桓公]]之前,[[庄僖]]就有小霸之称,[[齐国]][[庄僖]]小霸起始于,[[齐前 公]]晚年,[[吕购]]在位64年,由于他在位时间很长,因此[[齐国]]在他的发展下,从衰落中迅速崛起,为[[齐僖公]] 僖均沿用了姜太 [[齐襄公]]开疆拓土打下基础,更为[[齐桓 ]]首霸中原 治国方略奠定根基。
中国历史中称霸首先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所以国家的富强是称霸的基础。[[齐国]]是[[西周]]间诸侯国中较早发展起来的国家,此为小霸奠定了经济、军事基础。 (一)[[ 庄]]、[[僖]]均沿用了[[姜太公]]的治国方略 据史料记载,自 [[ 太公 ]] 封齐建国以来, [[ 齐国 ]] 一直沿用了 [[ 姜太公 ]] 的治国方针,即"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 司马迁 ]] 在《 [[ 史记 ]] 》中说:" [[ 太公 ]] 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又说:" [[ 太公 ]] 封于 [[ 营丘 ]] ,地泻卤,人民寡,于是 [[ 太公 ]] 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 [[ 齐国 ]] 在未开垦的草荒和盐碱地区建国,人口稀少, [[ 太公 ]] 因地制宜,发展鱼盐业、纺织手工业、商业开发。由于基本政策的务实、开放,"人民多归齐"。 [[ 齐国 ]] 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到 [[ 齐庄公 ]] [[ 僖公 ]] 当政时期,进一步发挥了这些优势,聚天下人才,开富国之源。使 [[ 齐国 ]] 经济迅速发展繁荣、国势强盛。
(二)长期稳定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才能使经济迅速发展。政权不稳定、社会动荡,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 [[ 齐庄公 ]] [[ 僖公 ]] 父子当权前后共有一百余年的时间。 [[ 庄公 ]] 在位64年,是 [[ 齐国当 ]] 权最长的国君。他是一位英明、有为、能干的国君,以他稳定的政策,给 [[ 齐国 ]] 创造了一个大发展的环境。此后,其子 [[ 僖公 ]] 即位,一直沿他的治国道路走了下去,他们父子相继统治 [[ 齐国 ]] 近百年,在这相对稳定的时期,抓往了发展的机遇,经济得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诸侯国之间有了相对较强的实力,为霸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自由民的增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自由民。 [[ 齐国 ]] 的自由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 [[ 齐国 ]] 的政策比较开放,周围的自由民到 [[ 齐国 ]] 来经商、务工、务农。二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奴隶不断斗争而获得自由。 [[ 姜太公 ]] 建国时的"因俗、简礼",其中就有奴隶主保留了使用奴隶的旧风俗。据 [[ 杨向奎 ]] 先生考证,《 [[ 周礼 ]] 》一书是 [[ 齐国 ]] 人根据 [[ 齐国 ]] 原始档案写成的,其中记述了井田制,井田制之前的土地是由奴隶耕种,井田制实行的过程,逐步将土地划成方块分给农奴耕种,使原来的奴隶获得了相对较大的自由。《 [[ 周礼·小司徒 ]] 》说:"乃均土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者也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说明井田已是一家一户的耕种。新的生产关系必然促进生产的发展,当时农业称为"本业",所以农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手工业、鱼、盐等各行业的发展,从而使 [[ 齐国 ]] 力大增,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 [[ 史伯]]:"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 [[ 秦仲 ]] [[ 齐侯]]( [[ 吕购]]),姜、嬴之隽也,且大,其将兴乎?"
[[ 左丘明]]:"及平王之末,而 [[ ]] [[ ]] [[ ]] 、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 [[ 晋文侯 ]] 于是乎定天子, [[ 齐庄 ]] [[ ]]( [[ 吕购 ]] [[ 吕禄甫]])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
相关史料 《 [[ 史记·齐太公世家 ]] 》:
[[ 成公 ]] 九年卒, [[ 子庄公 ]][[ ]] 立。
[[ 庄公 ]] 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 [[ 庄公 ]] 卒, [[ 子厘公 ]][[ 禄甫 ]] 立。
== [[齐厘公]]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