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羯胡

增加 13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羯胡 ''' ,4世纪初时居住在今中国 [[ 山西省 ]] 一带的胡人族群。羯人是否是独立民族,或只是一个族群名称,现在学者仍有争议。后赵石勒出身于此部族,原隶属于 [[ 南匈奴 ]] 部落联盟,中国史书将他们归类于杂胡。
冉魏政权时代,号召汉人对羯胡进行种族灭绝,山西羯人被屠杀殆尽后,仍有部分残部,但此后历史不详。学者对他们的起源有数种猜测,有源自 [[ 中亚 ]][[ 大月氏 ]] 、康居部落联盟、呼揭等等假说,但因文献资料太少,这些假说都无法获得证实。
==名称==
中国史书对于羯人起源记载不详,在晋朝之前没有记载。第一个被记载下来的羯人是后赵的创建者石勒,居于并州 [[ 上党 ]][[ 武乡 县|武乡]] ,源自于南匈奴19种中的羌渠种,为匈奴部落之中的世袭领袖。山西自古居住许多非汉民族, [[ 春秋战国 ]] 时代有被称为赤狄、林胡、楼烦、翟戎等外族居住,《 [[ 史记 ]] 》曾称此地“羯羠不均”、民风慓悍。
因为不确定这个名称是来自汉族或羯人自称,学者对于 [[ 羯族 ]] 的名称由来有许多猜测。在汉语中,羯的字面意思是阉割后的公山羊或公绵羊。也有性情强悍之意。晋朝时,羯被使用来称呼杂胡与 [[ 胡人 ]] ,匈奴刘渊、刘曜等人也曾被称为羯胡,所以羯不一定是单指石勒部落。此外,在史书中,又称他们为戎羯、胡羯、羯贼、羯胡、羯虏、匈羯等。内田吟风认为,羯是汉族对于外族的一种蔑称。
[[ 魏书 ]] 》认为,其名称来自他们的居住地,上党武乡的羯室(今山西榆社县),因此被称为羯胡。陈寅恪认为,康居募勇士成为军队成员,称为柘羯,之后被省略为羯,成为羯人名称的由来。
[[ 前秦 ]][[ 苻坚 ]] 曾提出五胡的说法。陈寅恪认为,五胡之名,起自于五德终始说,是图纬符命思想下的产物。元胡三省注《 [[ 资治通鉴 ]] 》时,将羯定义为五胡之一。
羯人是否是独立民族,或只是一个族群名称,现在学者仍有争议,如杉山正明认为羯就是南匈奴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史家特地将其分出只是为了要搭配五胡这个数字。史书中,又称他们为杂胡。唐长孺认为,杂胡即杂种之胡,为部落间通婚的后代,并不是属于单一种族。 [[ 陈寅恪 ]] 认为,杂胡即小胡、部落胡,因为他们是附属在南匈奴之下的小部落,因此被称为杂胡。
[[ 北朝 ]] 的尔朱氏,在文献中被称为羯胡,或契胡。唐朝安禄山,出身粟特人,也被史书称为羯胡。中国东北的靺鞨,唐初也被写为靺羯,可能也与羯人有关。但因文献不足,无法确定他们与石勒部落之间的关连。
==活动地区==
山西南匈奴部落的人,因战乱以及被贩卖为奴,流散至 [[ 河北 ]] 诸县,居住在山间,开始以羯胡之名出现在历史上。
石勒出身山西并州,被并州刺史司马腾卖于河北、 [[ 山东 ]] 做奴隶。石勒成为牧帅汲桑的手下,先召集王阳等八人为“骑盗”,后又为“二十八大盗”。 [[ 刘渊 ]] 起兵后,石勒率所部响应,归附刘渊转战于并州。汉国刘聪继位后,两度授石勒为并州刺史。石勒由并州坐大,后又受命都督冀、幽、并、青四州杂夷,受封为上党郡公,又署其长子为上党国世子,移襄国建后赵。其领土包括今河北、山西、 [[ 河南 省|河南]] 、山东、 [[ 陕西 ]] [[ 江苏 ]] [[ 安徽 ]] [[ 湖北 ]] [[ 甘肃 ]] [[ 辽宁 ]] 的一部分,但并州、平阳、上党仍是他们的主要根据地。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