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58
次編輯
變更
陈亚珠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亚珠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亚珠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6年7月23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宁波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医学物理学》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陈亚珠,女,1936年7月23日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电压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浙江宁波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大型医疗器械研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
1962年,陈亚珠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
陈亚珠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余年。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设备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成绩卓著。
==人物经历==
1936年7月23日,陈亚珠出生于浙江宁波。
1962年,陈亚珠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
1996年,陈亚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余年。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设备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成绩卓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将多学科知识及工程技术融合,应用于无创伤医疗领域,并研制成功的"液电冲击波体外肾结石粉碎机"为泌尿外科史上开创非手术刀的方法,使广大肾结石、尿路结石患者接受无痛无损伤的治疗,临床效果达到98%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自制研发医疗设备至今仍在各大医院临床应用,90%以上肾结石患者得到无创伤治疗。近二十年来,她致力于物理治疗肿瘤技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开发,提出了"绿色"多模式治疗理念,即超声局部热疗和化疗,放疗相结合的多元化治疗模式。国内率先提出相控阵列超声多模式聚焦的新概念,新技术,取得了创新型,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了超声治疗学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并创建若干个数字化设备产学研的互赢互利平台,多项研究成果已获转化或者正在转化。
'''主要论著'''
授权发明专利近六十余项,国内外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科研获奖'''
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人才培养===
培育大批硕博士研究生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领军人物。
===荣誉表彰===
1996年,陈亚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生活==
陈亚珠,1944年她8岁时,其父亲疾病缠身,因经济拮据无力求医,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她十多岁的哥哥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悲痛之余,萌发了长大要当一名医生的理想,去救治贫苦的病人。母亲是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十分注意子女的文化教育,尽管家境窘迫,她还是尽力把陈亚珠送到乡村一所简陋的小学读书。陈亚珠理解母亲“草窝里飞出金风凰”的用心,发奋努力,自强不息,先后考进宁波第三中学和上海女中等名校。1956年高中毕业她被学校选中为留苏预备生,因此未能如愿进入医学院深造。后因中苏关系恶化中止派遗,一年后她被送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大学期间,她勤奋学习,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1962年她留校(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成为高压教研组当时最年轻的教师。
==人物评价==
从碎石机到磁波刀、超波刀,心系患者的她引领跨学科“医工交叉”,陈亚珠:没做医生也有妙手仁心。(《文汇报》评)
陈亚珠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大型医疗器械研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她虽已经入耄耋之年,仍然倾心对事业的关注和对学生们的热爱和关心。她是受广大师生们爱戴和敬重的长辈、老师和学者。(中国工程院评)
陈亚珠已是耄耋之年,仍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计划、引领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发展。她率先实践了医工结合、医工交叉的“产、学、研、用” 创新模式。作为中国国内将工程技术与生命健康跨界结合的第一人,她对接中国国家重大战略、民生需求,立足上海,为健康中国,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民网评)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科学家]]
| 姓名 = 陈亚珠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6年7月23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宁波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医学物理学》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陈亚珠,女,1936年7月23日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电压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浙江宁波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大型医疗器械研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
1962年,陈亚珠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
陈亚珠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余年。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设备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成绩卓著。
==人物经历==
1936年7月23日,陈亚珠出生于浙江宁波。
1962年,陈亚珠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
1996年,陈亚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余年。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设备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成绩卓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将多学科知识及工程技术融合,应用于无创伤医疗领域,并研制成功的"液电冲击波体外肾结石粉碎机"为泌尿外科史上开创非手术刀的方法,使广大肾结石、尿路结石患者接受无痛无损伤的治疗,临床效果达到98%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自制研发医疗设备至今仍在各大医院临床应用,90%以上肾结石患者得到无创伤治疗。近二十年来,她致力于物理治疗肿瘤技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开发,提出了"绿色"多模式治疗理念,即超声局部热疗和化疗,放疗相结合的多元化治疗模式。国内率先提出相控阵列超声多模式聚焦的新概念,新技术,取得了创新型,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了超声治疗学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并创建若干个数字化设备产学研的互赢互利平台,多项研究成果已获转化或者正在转化。
'''主要论著'''
授权发明专利近六十余项,国内外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科研获奖'''
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人才培养===
培育大批硕博士研究生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领军人物。
===荣誉表彰===
1996年,陈亚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生活==
陈亚珠,1944年她8岁时,其父亲疾病缠身,因经济拮据无力求医,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她十多岁的哥哥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悲痛之余,萌发了长大要当一名医生的理想,去救治贫苦的病人。母亲是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十分注意子女的文化教育,尽管家境窘迫,她还是尽力把陈亚珠送到乡村一所简陋的小学读书。陈亚珠理解母亲“草窝里飞出金风凰”的用心,发奋努力,自强不息,先后考进宁波第三中学和上海女中等名校。1956年高中毕业她被学校选中为留苏预备生,因此未能如愿进入医学院深造。后因中苏关系恶化中止派遗,一年后她被送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大学期间,她勤奋学习,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1962年她留校(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成为高压教研组当时最年轻的教师。
==人物评价==
从碎石机到磁波刀、超波刀,心系患者的她引领跨学科“医工交叉”,陈亚珠:没做医生也有妙手仁心。(《文汇报》评)
陈亚珠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大型医疗器械研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她虽已经入耄耋之年,仍然倾心对事业的关注和对学生们的热爱和关心。她是受广大师生们爱戴和敬重的长辈、老师和学者。(中国工程院评)
陈亚珠已是耄耋之年,仍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计划、引领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发展。她率先实践了医工结合、医工交叉的“产、学、研、用” 创新模式。作为中国国内将工程技术与生命健康跨界结合的第一人,她对接中国国家重大战略、民生需求,立足上海,为健康中国,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民网评)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