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燕昭襄王

增加 109 位元組, 5 年前
在位年代
== 在位年代 ==
[[ 史记·六国年表 ]] 》及《 [[ 燕世家 ]] 》并作为前311年至前279年,在位33年。
即位年方面,旧有说法是前311年为 [[ 燕昭王 ]] 元年。但据近年新出土的《 [[ 燕王职壶 ]] 》,有刻铭曰:「唯郾王职,践祚承祀,厇几三十,东会盟国,命日壬午,克邦毁城,灭郊之获。」该壶说明燕入 [[ 临淄 ]] [[ 燕昭王 ]] 三十年,即《 [[ 秦本纪 ]] [[ 秦昭王 ]]] 二十三年(前284年)五国攻齐之事。依此回推,则 [[ 昭王 ]] 元年应在前313年左右<ref>黄锡全:《 [[ 齐破燕史料的重要发现 ]] 》,《 [[ 古文字研究 ]] 》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ref>。
卒年方面,《 [[ 乐毅列传 ]] 》记载,燕臣 [[ 乐毅 ]] 率燕军循齐五年,后 [[ 燕昭王 ]] 死, [[ 燕惠王 ]] 即位, [[ 乐毅 ]] 被疑而奔赵,传统说法是发生于前279年。《 [[ 赵世家 ]] 》记载「 [[ 惠文王 ]] 十七年(前282年, [[ 白光琦 ]] 说为前281年), [[ 乐毅 ]] 将赵师攻魏伯阳」,据《 [[ 六国年表 ]] 》及近人整理过后的《 [[ 战国年表 ]] 》,该年 [[ 燕昭王 ]] 尚在世。一说此时 [[ 乐毅 ]] 己奔赵,并以此推定卒年在前281年,在位33年<ref>白光琦:《先秦年代探略》,第1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ref>。一说攻魏伯阳之将非乐毅<ref>梁玉绳《史记志疑》:「毅是时方为燕攻齐,何从将赵师攻魏,盖非毅将耳。」</ref>,另一说伯阳在赵魏边界处,乐毅身兼赵燕2国之相,故能率赵军攻魏<ref>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証》:「时乐毅身兼赵燕两国之相,当能将赵师攻魏伯阳。伯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正当赵魏交界处」台湾商务版,第846页。</ref>。
因各方说法颇有道理,故 [[ 燕昭王 ]] 卒年乃从《 [[ 史记·六国年表 ]] 》及《 [[ 燕世家 ]] 》,在前279年;即位年从前313年说,则在位有35年。
== 公子职与燕昭王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