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增加 7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 位于 [[ 长沙市 ]] 开福区蔡锷北路551号,校园占地面积33,643平方米, [[ 建筑面 积32 积]]32 ,035平方米。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的前身为湖南省私立福湘女子中学,经过不断发展,成为 [[ 湖南省 ]] 一所现代化的工科职业技术重点学校。1995年6月16日,经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办公厅批复,正式改名为“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年,由市教委主管,业务上接受省教委指导。同年11月6日,长编委发199538号文件通知,明确“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为副县级财政全额拨款全民 [[ 事业单位 ]] 。2011年底校区搬迁至长沙市雨花区兴安路189号(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内)
==学校简介==
2007年底,在职教职工134人,是一所由 [[ 长沙市教育局 ]] 主管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现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护、通信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印刷技术、文秘、旅游服务与管理、 [[ 电子商务 ]] 等10个专业。
==历史沿革==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的前身为湖南省私立福湘女子中学。福湘女子中学是1914年(即民国三年)5月17日由在 长沙的美国基督教―― [[ 长老会 ]] ,以教会慈善事业为名倡办的一所女子学校(时称“南有雅礼,北有福湘”)。当时有遵道会响应,长老会推派美籍传教士慕亚娜担任第一届校长。1919年,由美国凌去尼女士继任第二届校长。1920年初, [[ 杨开慧 ]] 在李淑一父亲李肖聃的帮助下进入福湘女子中学读书,同年末,杨开慧与 [[ 毛泽东 ]] 结婚,成为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1930年10月,迁移武昌,1931年春迁回原址。 [[ 抗日战争 ]] 爆发,1938年迁沅陵,1945年1月迁回原址。在沅陵时,曾为私立艺芳女中代办一个时期(因抗战时期艺芳女中停办,原有班次交福湘代办),合班上课,报案表册及毕业证件等仍用艺芳名义,原有班次毕业后,即停止代办。
1949年8月长沙解放,驻校教会退出,外籍人员离校回国。1951年6月25日,经中南教育部审核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贰(51)字02630号文件通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接管。至1952年11月10日, [[ 湖南省文教厅 ]] 报中南教育部批准,由私立改为公立,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女子中学1960年下期,曾招收一届高、 [[ 初中 ]] 男生,次年仍不招男生。直到1969年春才改为男女合校。
“文革”中,由市委统一派出工作组进驻学校,1976年12月撤出工作组,由军宣队进驻学校。1968年8月,成立长沙市第十中学革命职工联合会,简称“革联会”。1968年8月21日,军宣队离校。1968年10月,由市统一安排工人 [[ 毛泽东思想 ]] 宣传队进驻学校。1969年元月10日,市革委会政治部教卫组发出《关于工厂接管学校的安排意见》,长沙市油脂化工厂派出工宣队接管学校,将学校改为“长沙市油脂化工厂‘五.七’中学”。同年9月,又恢复健全革委会,随后由省建六公司、市机床设备维修厂、市化工厂派出工宣队进驻学校直到1978年4月工宣队撤离学校。1969年11月24日,市革委会长革发[69]194号文件批准成立“长沙市第十中学革命委员会”。
1983年机构改革,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顺应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发展,1984年秋开始办职业高中班。1985年起,停止招普通高中班。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开拓前进,开设了“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等四个专业。1990年6月,经湖南省教育委员会验收并批准,长沙市第十中学改名为“长沙市电子电器职业中专学校”。1994年10月22日,市 [[ 机构 ]] 编制委员会市编字[1994]45号文件,同意长沙市第十中学更名为“长沙市电子电器职业中专学校”。
历经十年的创建与发展,该校成为湖南省一所现代化的工科职业技术重点学校。1995年6月16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将“长沙市电子电器职业中专学校”改名为“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年,由市教委主管,业务上接受省教委指导。同年11月6日,长编委发[1995]38号文件通知,明确“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为副县级财政全额拨款全民 [[ 事业单位 ]]
==视频==
725,4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