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客家围屋

增加 74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围屋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主要集中在广东的惠州、河源、梅州、韶关、深圳 ,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广西的贺州、玉林、防城港 ,台湾新竹、苗栗、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7/gjzg_0922/22740.html 客家围屋 古朴南方文化民居代表],中国民族建筑网,2017-09-22</ref>
著名的客家围代表有[[蔡蒙吉故居]] 、[[鹤湖新居]]、[[大万世居]]、[[九厅十八井]]、[[田丰世居]]、[[新桥世居]]、[[新乔世居]]、[[东升围]]、[[林寨古村]]、[[环水楼]]、[[茂盛世居]]、[[客家排屋]]、[[观澜版画村]]、[[龙田世居]] 、[[馨梓围]]、[[贵湖塘老围]] 、[[洪围]]、[[玉田世居]]、[[崇林世居]]、[[南阳世居]]、[[大塘世居]]、[[碧滟楼]]、[[苏家围]]、[[四角楼]]、[[曾生故居]] 、[[南华又庐]]、[[仁厚温公祠]]、[[磐安围]]、[[满堂客家大围]]、[[进士第]]、[[东生围]]、[[善述围]]、[[承德楼]]、[[栗园围]]、[[人境庐]]、[[济济楼]]、[[泰安楼]]、[[肇庆堂]]、[[德先楼]]、[[李惠堂故居]]、[[光禄第]]、[[崇庆第]]、[[阮啸仙故居]]、[[福田世居]]、[[西埔新居]]、[[秀岭世居]]、[[璇庆新居]]、[[继善楼]]、[[李和美]]、[[正埔岭世居]]、[[回龙世居]]、[[两秀新居]]、[[丘逢甲故居]]、[[长兴围]]、[[辑瑞庐]]、[[牛角屋]]、[[光禄世居]]、[[棣华居]]、[[联芳楼]] 、[[原膴隆基]]、[[大王屋]]、[[李和美]]、[[棣华围]]、[[大刘屋]] 等。
==历史起源==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屋始于 [[ 唐宋 ]] ,盛行于 [[ 明清 ]] 。客家人采用中原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三、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广东梅州、 [[ 深圳 ]] [[ 惠州 ]] [[ 河源 ]] 以及 [[ 江西 ]][[ 赣州 ]] [[ 福建 ]][[ 龙岩 ]] [[ 香港 ]] 新界等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客家围、深圳碉楼、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File:3c454b50c0e03a190d4f6b63df00fa56 537hs.jpg|缩略图|居左|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AE%A2%E5%AE%B6%E5%9B%B4%E5%B1%8B&src=tab_www&correct=%E5%AE%A2%E5%AE%B6%E5%9B%B4%E5%B1%8B&ancestor=list&cmsid=fba5250ea406827097c246288a72732a&cmras=6&cn=0&gn=0&kn=50&crn=0&bxn=0&fsn=110&cuben=0&pornn=0&adstar=0&clw=233#id=3c454b50c0e03a190d4f6b63df00fa56&currsn=0&ps=83&pc=83 原圖鏈接][https://www.quanjing.com/imgbuy/QJ9110288578.html 来自全景]]]
'''布局样式'''
'''分布区域'''
客家土楼分布的主要区域是分处博平岭南脉西东两侧的闽西南和粤东北几个县市,特别是客家话和闽南话这两大方言交界地区。如龙岩、湖雷、古竹、岐岭、大溪、湖坑、下洋几个乡镇,南靖西北部的奎洋、梅林、书洋3乡,平和西部的芦溪、霞寨、合溪、秀峰、九峰几个乡镇,诏安西北部的秀篆、官陂2乡,以及大埔东南部的双溪、枫朗、桃园、丰顺西部的官西,饶平北部的上善、三饶等几个乡镇。历史上自宋代以来,这里是汀州、漳州、梅州、潮州4州分界线,迄今除极小析分以外,基本无变化。十分值得注意的是,汀州、梅州2州境内居民悉为客家人,而漳、潮2州边境有客家人渗透现象。3种典型土楼中,五凤楼主要分布在永定高陂、坎市、湖雷3乡,这里平川面积较大,耕地多且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客家地区中盛产粮、烟、煤的聚宝盆,与一般"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瘠景象大不相同,应该看到,正是这里的发达经济提供了使五凤楼得以建造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同时因为距离边境冲突地区较远,生存环境相对安宁。故住宅强调尊卑秩序而无须专注于防御,五凤楼总数甚少。方楼主要分布在龙岩、永定、南靖交界地区。博平岭纵贯其间,宋代至今,为汀、漳2川的区划所在。方楼在3类土楼中数量最多。永定高陂镇649座(其中2座6层),坎市镇1016座(其中1座6层),抚市镇统计暂缺,湖雷镇609座,古竹乡统计暂缺,岐岭乡376座,大溪乡155座,湖坑镇201座(其中6座6层),下洋镇统计暂缺。南靖奎洋乡34座,梅林乡62座,书洋乡230座。无庸赘言,永定方楼总数占支配份量,撇开分布零散的几个乡镇不计,已有统计数字的6个乡镇共3006座。以平均500座计,则统计暂缺的3个乡共1500座,则永定一县3层以上的方楼总数超过4500座,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另须指出,上述全部方楼的楼主或建造者几乎都是客家人。龙岩适中镇居民属性不明,其通行土话亦非客家话非闽南话,但"适中大楼建筑师来自永定金丰,如肖姓,操木工而在适中定居"。南靖县11乡镇中,8个乡镇全为闽南人,只有奎洋、梅林、书洋3乡客家人闽南人混居,而且方楼集中客家人村落中。永定则为纯客家人居住县。方楼分布地是平川向山脊过渡区域,这里耕地较少,经济较差,交通不甚便利,历史上匪患械斗多发。因而方楼同五凤楼比,显然秩序感减弱而防御性增强。
[[File:9c93ab72c31e233f9c5e8f5550cd43f8 9812046 9812046 1322738488250 mthumb.jpg|缩略图|居左|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AE%A2%E5%AE%B6%E5%9B%B4%E5%B1%8B&src=tab_www&correct=%E5%AE%A2%E5%AE%B6%E5%9B%B4%E5%B1%8B&ancestor=list&cmsid=fba5250ea406827097c246288a72732a&cmras=6&cn=0&gn=0&kn=50&crn=0&bxn=0&fsn=110&cuben=0&pornn=0&adstar=0&clw=233#id=9c93ab72c31e233f9c5e8f5550cd43f8&currsn=0&ps=83&pc=83 原圖鏈接][https://dp.pconline.com.cn/photo/2220691_3.html 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独特性能'''
客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例,其建筑具有以下独特性能:
==参考资料==
==相关视频 ==
 
航拍客家围屋之(一)
 
{{#iDisplay:qq.com/x/page/t0173wit0fi |480|360|qq}}
 
2012第五届中国龙南客家围屋文化节完整视频_
 
{{#iDisplay:qq.com/x/page/u01683iygfg |480|360|qq}}
1,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