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奇龍大橋

增加 7,393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奇龙大桥''' </p>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30/9d4d104440444c7ab5d0daf267b5f26b.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337507541_267106 圖片來自搜狐]
</small>
|}

'''奇龙大桥''',[[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一座[[公路]][[斜拉桥]],是[[魁奇路]]东延线跨越[[东平水道]]的关键节点,连接[[禅城区]]与[[顺德区]]。该桥建成后,承担起佛山[[中心商务区]]与[[广州]]中心城区、西江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禅城向西可连接[[广明高速]],向东20分钟车程即可直达[[广州南站]],同时也借此打通了与[[乐从]]、[[陈村镇 (佛山市)|陈村]]、[[桂城街道 (佛山市)|桂城]]等地区的对接,使禅城主城区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大为缓解,重新构建了禅城的交通组织体系<ref name="禅城">{{cite web|url=http://www.chancheng.gov.cn/chancheng/cc301/201608/c2a7065392544014a5ea343782074fae.shtml|title=魁奇路东延线奇龙大桥昨合龙|date=2016-08-18|publisher=佛山禅城|accessdate=2016-10-09|archive-date=2017-01-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01161923/http://www.chancheng.gov.cn/chancheng/cc301/201608/c2a7065392544014a5ea343782074fae.shtml|dead-url=yes}}</ref>。

奇龙大桥是“佛山市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的一部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设计,于2014年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ref>{{cite web|url=http://www.smedi.com/news/detail.jsp?id=922|title=总院承担的佛山奇龙大桥开工建设 汾江路隧道建成通车|date=2014-02-25|publisher=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accessdate=2016-10-09|archive-date=2016-12-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20120929/http://www.smedi.com/news/detail.jsp?id=922|dead-url=no}}</ref>,佛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四川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2016年8月17日合龙<ref>{{cite web|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zMDM2MA==&mid=2705922870&idx=6&sn=26785a0f1434e2cc9768b995ed87a984|title=【奇龙大桥】上周拆了一座桥 这周给你建一座:禅城20分钟直通广州南|date=2016-08-17|publisher=佛山电视台}}</ref>,2016年11月18日建成通车<ref>{{cite web|url=http://szb.nanhaitoday.com/zjsb/html/2016-11/19/content_354326.htm|title=3大交通项目拉开城市发展大格局|author=区辉成 黄淦颖|date=2016-11-19|publisher=珠江时报|accessdate=2016-12-12|archive-date=2016-12-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20195615/http://szb.nanhaitoday.com/zjsb/html/2016-11/19/content_354326.htm|dead-url=yes}}</ref>。

==地理位置==
奇龍大橋位於佛山市禪城區,是魁奇路東延線二期工程的重要節點,橫跨於東平水道上,是禪城區的“東大門”,全長395米。燈火通明的奇龍大橋,流光溢彩,在東平水道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奇龍大橋採用獨塔空間雙索面混合梁斜拉橋建設,河面主跨部分為鋼箱結構,其餘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面。<ref>[https://www.sohu.com/a/337507541_267106 俯瞰夜幕下的奇龍大橋 ],搜狐,2019/08/30</ref>

==影響==
===交通對接===
通車後20分鐘到廣州南站
魁奇路東延線二期項目全線通車後。市民從魁奇路前往廣州南站的車程大大縮短為20分鐘左右,而從中心城區出發可以走魁奇路東延線,從湖景路口進入佛山一環,約5分鐘車程。
而魁奇路東延線三期開通後。則“禪城廣州”同城化實現完全對接。三期將解決斷頭路問題,開車不再繞行,直接通到番禺。
從地理位置看,奇槎片區是廣州、南海、順德進入禪城的門戶。從這裡出發,到廣州19公里,到廣州南站,僅僅15公里。但在奇龍大橋未合龍前,從奇槎片區到廣州南站,需要走佛陳大橋,要繞一個大灣,順利時半個小時,擁堵時一個小時很正常。

在區位上,奇龍大橋作為延線二期的一個部分,它連接南海、廣州、順德,完善禪城東大門奇槎片區,“讓原來隔江相望的尷尬,一下子便利起來。”<ref>[http://www.oeeee.com/html/201608/18/412167.html 打通禪城”東大門“ !奇龍大橋合龍,20分鐘到廣州南站],奧一網,2016/08/18</ref>

==設計==
大桥设计者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郝维索<ref name="大洋">{{cite web|url=http://news.dayoo.com/guangdong/201608/18/139996_50100321.htm|title=佛山最高斜拉桥:塔高近50层楼 奇龙大桥成型|author=李传智|date=2016-08-18|publisher=广州日报大洋网}}</ref>。采用独塔空间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设计,跨径组合为66+69+260米,全长395米,桥面宽40.5米<ref name="设计">{{cite journal|author=刘敏|date=2014|title=佛山市奇龙大桥主桥设计|journal=广东公路交通|volume=135|issue=6|pages=24-27|issn=1671-7619|accessdate=2016-10-05}}</ref>,按双向八[[车道]]加[[人行道]]<ref name="禅城" />、城市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ref name="大洋" />。

主梁采用混合梁,其中主跨采用钢[[箱梁]],节段吊装施工,边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支架现浇施工,钢混结合段设在主跨距离主塔15米处。边跨主梁采用单箱四室[[断面]],顶板宽40.5米,底板宽38.5米,人行道挑臂长1米;顶板厚0.3米,底板厚0.32米,拉索锚固边腹板厚1.8米,中腹板厚0.5米;中心线高3.505米;采用C55[[混凝土]]。主跨主梁采用双边箱正交异性板钢箱梁,含风嘴全宽40.5米,中央分隔带宽1米,道路中心线处梁高3.6米,顶板设2%横坡,底板水平;标准节段长12米,梁上索距12米,最大节段重量290[[吨]]<ref name="设计" />。

主塔采用[[菱形]]塔设计,总高142米,其中桥面以上高118米。上塔柱采用单室箱形断面,并设置横向连系板,断面尺寸为4.5×7米,上段和中段顺桥向、横桥向壁厚均为0.8米,下段顺桥向、横桥向壁厚均为1.1米,下端5米范围内,壁厚从1.1米均匀变化至1.5米。下塔柱采用变截面单室箱形截面,截面尺寸从4.5×7米变化至9×9米(塔底),壁厚1.5米。塔底设2米实心段,主塔和承台间设置2米高塔座。主塔[[基础]]采用18根[[直径]]3米的钻孔灌注[[桩]],使用C30水下混凝土<ref name="设计" />。

斜拉索采用空间双索-{面}-布置,塔上索距2.3~3.4米,梁上标准段索距中跨12米、边跨6米。全桥共40对(80根)斜拉索,拉索水平[[倾角]]23~74°,最大单根拉索[[拉力]]达730吨,安全系数≥2.5。最大索长271米,重18.7吨<ref name="设计" />。

=== 主要技術参數 ===
*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汽车)、3.5千[[牛顿 (单位)|牛]]/[[平方米]](人群)
* 设计车速:80[[千米/小时]]
* 设计[[洪水]][[频率]]:1/300
* 设计抗震标准:设防[[地震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抗震设防类别A类<ref name="设计"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