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米約高架橋

增加 6,09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圖片名稱''' </p>
|-
|<center><img src="圖片位址" width="280"></center><small>[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網站名稱]
</small>
|}

'''米約高架橋'''({{lang-fr|le Viaduc de Millau}},{{IPA-fr|lə vjadyk də mijo|IPA}})是一座位於[[法國]]南部[[米約]](Millau)附近的[[橋樑|公路橋]],最高橋塔頂點高於基座{{convert|343.0|m}},是全世界[[世界最高橋樑列表|結構高度最高]]的橋樑。其橋面高度{{convert|270|m}},排世界第十二{{R|structurae}}{{R|highest}}。米約高架橋是[[巴黎]]到[[蒙彼利埃]](Montpellier)的[[A75高速公路|A75]]-[[A71高速公路|A71]]路軸的一部份,其建造共花去了約4億歐元,用時3年多,2004年12月14日正式揭幕,同月16日通車{{R|LVM}}。該橋樑也在2006年時,獲{{link-en|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IABSE)頒發「{{link-en|傑出結構獎|Outstanding Structure Award}}」(Outstanding Structure Award)獎項{{R|IABSE}}。

==簡介==
采用[[斜張橋]]設計的米約高架橋橫跨[[法國]]南部[[塔恩河]](Tarn)河谷,是南法[[A75高速公路]]的一部份。這座橋在完工通車後成為全世界最高的一座橋,其七根橋墩裡的二號墩高度達343公尺(包含橋塔高度在內),比法國著名的[[艾菲爾鐵塔]]都還高,並且超越原本的世界冠軍——[[美國]][[科羅拉多州]]的{{link-en|皇家峽谷大橋|Royal Gorge Bridge}}(Royal Gorge Bridge)而成為世界第一。除此之外它比[[歐洲]]原本第一高的橋樑——[[奧地利]]的{{link-de|歐羅巴大橋|Europabrücke (Brenner Autobahn)}}(Europabrücke am Brennerpass)足足超出一倍。

米約高架橋的計畫,最早是在1989年6月28日獲得政府批准開始評估,2001年10月16日開工,同年12月14日放下第一塊基石。施工預估需要39個月,但由於工程進度順利,原訂於2005年1月10日通車的計畫,提早到2004年12月14日正式啟用。

米約高架橋的設計人,是世界知名的[[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而施工則是由法國建設集團{{link-fr|埃法日|Eiffage|埃法日集團}}(Groupe Eiffage)與法國政府合作承接的。

高架橋的命名源自於橋樑所在地的城市,[[米約]](Millau),位于南法的[[南部庇里牛斯]](Midi-Pyrénées)[[阿韋龍省]]境內。

==建造目的==
[[File:Millau Viaduct construction south.jpg|thumb|施工中的米約高架橋南端]]
完工的米約高架橋一如預期地成為法國A75高速公路的主要地標和象徵。以A71與A75為主的這條路軸是一條連結法國與鄰國[[西班牙]]的主要交通動脈,從首都[[巴黎]]開始,往南抵達[[地中海]]海岸的蒙彼利埃後轉向西南,穿過[[庇里牛斯山]]進入西班牙。其中從法國中部的[[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到達地中海濱的[[貝西亞]](Béziers)路段編號為A75,由於距離最短且幾乎全路段都是免收過路費,成為從巴黎出發往南方走的遊客們最喜歡的交通路線,尤其在七、八月的假期間,再加上米約市區穿過塔恩河的各座舊橋都十分狹窄,導致壅塞情形尤其嚴重。不過,由於米約高架橋的完成,也打破了地中海公路全程340公里都免費通行的狀態。由於這個耗資3億[[歐元]]建設費的計畫是法國政府與埃法日集團採[[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合作開發,因此該集團將握有75年的有效經營限期,以收費營利的方式回收投資。埃法日在高架橋北邊6公里處興建了一個新的[[收費站]](本身耗資2千萬歐元),通車後的收費價格約為每輛小型車6歐元,但在交通流量高峰的七、八月會免費給予各種車輛通行,以抒緩交通堵塞的情況。

==基本細節==
米約高架橋的鋼製橋面長達2,460公尺,總重36,000公噸,共分八個跨距。其中,除了最南與最北兩個跨距較短為204公尺長之外,其餘的跨距皆為342公尺。高架橋跨越過塔恩河谷的最低點,連接兩側的{{link-fr|拉赫札高地|Larzac}}(Causse du Larzec)與{{link-fr|紅高地|Causse Rouge}}(Causse Rouge),由於兩端高度不同整條橋以3%的[[縱坡度]]由南端向北端下降,而為了提升視距,橋面有20公里半徑的[[水平曲率|水-{平}-曲率]]。36,000公噸的橋面是由七座[[鋼筋混凝土]]材質的橋墩支撐,其高度從77公尺到240公尺不等,橋墩厚度由底至頂逐漸縮減呈梯形狀,基底斷面寬度24.5公尺,到了橋身的高度後降為11公尺。每一根橋墩都是由16個段落組成,每個段落重2,230公噸,這些段落本身又是在施工現場以每塊60公噸、4公尺寬17公尺長的結構物組成的。結構物是在{{link-fr|艾菲爾公司|Eiffel (entreprise)|艾菲爾}}(Eiffel)公司位於[[勞特堡]](Lauterbourg)與[[濱海佛司]](Fos-sur-Mer)的預鑄場先行製作好之後再運抵施工現場,該公司是這個建築計畫所有鋼鐵結構物的承包廠商。在每座橋墩的上方,還矗立有一個87公尺高的橋塔(Pylon)。

整座橋樑的建設用掉127,000立方公尺的[[水泥]],19,000公噸用來製造鋼筋混凝土的鋼鐵,與5,000公噸用來製作[[預力混凝土]]的鋼鐵。根據設計,這座橋有至少120年的壽命。

==相關數據==
* 橋面長度:2,460公尺
* 橋墩數量:7座
* 七號墩(最矮橋墩)的高度:77公尺
* 二號墩(最高橋墩)的高度:343公尺
* 橋塔高度:87公尺
* 橋索數量:154捆
* 橋面厚度:4.20公尺
* 橋面寬度:32.05公尺
* 水泥體積:85,000立方公尺
* 金屬結構重量:36,000公噸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