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临湖轩

增加 9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临湖轩 ''' 原为燕京大学校长美国人司徒雷登(Leightan Stuart)的住宅,作为 [[ 燕京大学 ]] 接待贵宾和开会的地方。前北大校长马寅初(1882年-1982年)也曾住此,现为 [[ 北京大学 ]] 贵宾接待室。“临湖轩”是北大校友、著名作家冰心命名的。
==名字缘起==
临湖轩的遗址是 [[ 清朝 ]][[ 乾隆 ]] 年间权臣和珅淑春园的“临风待月楼”,1860年淑春园被毁时只有未名湖边的石舫基座和这座楼保存下来。燕大建校时,时任校长司徒雷登的费城友人——乔治·柯里夫妇(Mr & Mrs George)捐资修缮此楼,赠给校长司徒雷登作为住宅。1931年根据冰心提议将其命名为“临湖轩”, [[ 胡适 ]] 书写制匾悬挂于中间大厅临湖一面的门额上,实际上是接待来访贵宾、召开重要会议的公共场所。
临湖轩顾名思义,在未名湖畔。它是燕园里现存的最古老的一所建筑。1931年,燕大教师、 [[ 文学家 ]][[ 冰心 ]] 为庭院命名,后来由胡适题写了匾牌。
==文物特色==
临湖轩可以说是燕园里现存的最古老的一所 [[ 文物 ]] 。西北有山林环抱,东北可眺山色湖光,南有竹林作屏障,东临幽谷深池,周围有密林环绕,环境特别幽静。文物物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功能分明,尺度亲切,远观只见屋脊,入内则别有天地,布局上突出一个“藏”字。 [1]
==名人故事==
本院西侧房曾为林迈可(Michael Lindsay)居室。林迈可,英国学者。1937年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领导创办 [[ 牛津大学 ]] 式的导师制。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盘踞之下,林曾数次秘密访问 [[ 华北 ]] 抗日游击区,并在沦陷后的北平的 [[ 八路军 ]] 采购药材和无线电器材。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林氏夫妇在八路军的帮助下进入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和延安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方携妻及子女返英。解放后林氏曾数次访华。
临湖轩体现的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它并不大,但是发生在这座轩子里的故事却很多。临湖轩的前后几位主人中,有两位尤其值得关注:燕京大学校长 [[ 司徒雷登 ]] 和北大校长 [[ 马寅初 ]] 。1929年,司徒雷登在这里主持了吴文藻和作家冰心的婚礼。1935年,吴文藻的 [[ 学生 ]] 费孝通和王同惠也在这里举行婚礼,主婚人还是司徒雷登校长。
==相关事件==
解放初,临湖轩仍然作为校长宅邸,开始是燕大校长陆志伟入住,1952年,北大迁到燕园,马寅初校长也曾在这里居住并迎接宾客。在马寅初离开校长职位迁出临湖轩后,再也没有一位北大校长在此居住过。这里被改成贵宾招待所,归属北大外事处,成为 [[ 专门 ]] 接待外宾的地方。
今天,临湖轩作为北京大学的贵宾接待室,每年要接待几十个国家几千名来北大参观访问的外宾(包括外国国家 [[ 元首 ]] 、专家和学者)以及港澳同胞和侨胞,中央领导人来北大视察工作时也常常来这里驻足。轩外的古树安静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
246,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