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票据诈骗罪

增加 10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票据诈骗罪.jpeg|有框|右|<big></big>[http://hkpic.crntt.com/upload/201310/26/102824180.jpg 原图链接][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7&docid=102824175 来自 中国评论通讯社 的图片]]]
''' 票据诈骗罪 ''' (刑法第194条第1款),是指以 [[ 非法占有 ]] 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票据诈骗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金融票据,如不知是伪造、变造或作废的金融票据、误签 [[ 空头支票 ]] 、对票据事项因过失而导致记载错误等,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200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票据诈骗罪的主体。
==构成要件==
=== 客体要件===
[[ 金融票据 ]] 是可流通转让的信用支付工具。广义的金融票据<ref>[https://www.sohu.com/a/416871279_120833548 一文读懂:票据的定义和分类] ,搜狐,2020-09-07</ref>包括各种有价证券,狭义的金融票据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作为一种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金融票据具有有价性、物权性、无因性、要式性等特点。有价性即金融票据以支付一定金钱为目的;物权性即占有票据就享有物权,持票人可以依法向票据债务人行使请求权;无因性即持票人出示票据就可以行使票据权利,对取得票据的原因不负证明责任;要式性指票据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 [[ 法律 ]] 规定,否则无效。由于金融票据具有上述特点,使用金融票据可以使资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清结债权债务,规范 [[ 商业 ]] 信用,还可以减少现金使用,节省流通费用。因此发展金融票据业务已成为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金融票据的上述特点也使违法犯罪分子出于贪利目的而想方设法利用票据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日益突出。这类犯罪往往是在金融票据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进行的,因而它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利,更影响了金融票据的信誉,妨害了金融票据的正常流通和使用,破坏了国家对金融票据业务的管理制度。
===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 [[ 行为 ]] 。一般表现为以下六种行为方式:
===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 [[ 刑事责任 ]] 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根据本节第200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票据诈骗的犯罪分子串通,即在实施票据诈骗的前后过程中,相互暗中勾结、共同 [[ 策划 ]] 、商量对策、充当内应,为诈骗犯罪分子提供诈骗帮助的,应以票据诈骗共犯论处。这是因为,进行票据诈骗活动实现其非法骗取他人财物的意图,往往离不开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ref>[https://www.sohu.com/a/118559142_465514 中国究竟有多少金融机构?] ,搜狐,2016-11-09</ref>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犯罪分子提供企业帐号、联行行号及密押等信息。还应注意的是、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上述行为不能一概而以票据诈骗共犯而论。例如,因自己的利用职务之便的主要行为,造成了本单位的 [[ 经济 ]] 损失的,此时应当按照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定性。只有因其帮助行为在造成了除自己所在 [[ 金融机构 ]] 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的,以及不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主利用职务之便而侵吞、诈骗的,才以本罪共犯处罚。但无论以何罪处罚、都应从重处罚。如果在进行此种犯罪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犯罪行为如受贿的,则按牵连犯从重处罚。
===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金融票据,如不知是伪造、变造或作废的 [[ 金融 ]] 票据、误签空头支票、对票据事项因过失而导致记载错误等,不构成犯罪。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580 法律總論]]
113,4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