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
次編輯
變更
山奈
,無編輯摘要
分布区域
热带地区
简介
编辑
药材性状
山柰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色淡绿色或绿白,具芳香气,味稍辣,根粗壮;无地上茎;叶 2~4 枚,几乎无柄,平卧于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无毛或下面被稀疏长柔毛,干时在上面可见红色小点;叶脉 10~12 条。穗状花序自叶鞘中生出,具花 4~12朵,芳香,花期短;苞片披针形,绿色,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cm,唇瓣阔大,径约 2.5cm,中部深裂,2 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无花丝,倒卵形,白色,长约1.2cm,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 室,花柱细长;果实为蒴果。 [2]
习性
山柰喜温暖、湿润、向阳的气候环境,怕干旱,不耐寒,生长于热带、南亚热带平原或低山丘陵。4~7 月为抽芽展叶期,8 月以后为根茎生长期,12 月叶枯黄,根茎老熟;花期7~9 月。栽培时需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土种植。 [2]
性味和功用
辛,温。归脾、胃经。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胸腹冷痛,寒湿吐泻,骨鲠喉,牙痛,跌打肿痛等。常用量5—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