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英法联军

增加 1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截止2013年,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这些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藏品等一并成为该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通州谈判==
1856年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为名进逼北京。当英法联军在[[天津]]和[[通州]]时,清政府与其有过一系列的外交谈判。
巴夏礼一行39人被扣押,英法联军迅速进军,兵临北京城下。炮火中[[皇帝]]和嫔妃仓皇出逃。圆明园落入侵略军之手,接着是连续两日的抢掠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三日后,皇帝的弟弟奕忻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联军交还了人质,但39名人质,生还的仅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尸体是七至八块。<ref name="价值中国">{{cite web |url=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292482 |title=英法联军| accessdate=2019-10-05}}</ref>
==入侵==
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见到人质和尸体后,认为只有毁[[圆明园]]才能给中国皇帝极大的打击。于是,他们把辉煌的皇家园林看作是中国皇帝的私有财产,成为联军报复和发泄私愤的对象。
10月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欣出面代表议和,除了完成《天津条约》的换约外,加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以为《天津条约》的补充。<ref name="新浪博客">{{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8f5ff5101016h1t.html |title=历史的今天| accessdate=2019-10-05}}</ref>
==侵略恶行==
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海淀镇,到处焚掠,当晚即侵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
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留下的照片还可看出多数建筑残迹还较完整,清廷在三十多年间里仍将此当成重兵看守的禁苑,并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工程,同治、[[光绪]]两代皇帝和[[慈禧太后]]也常到此巡游。只是因内忧外患不止,清廷财力捉襟见肘,只能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而无力多顾。
==影响==
从文化角度看,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惨剧。
圆明园浩劫后出现[[洋务运动]],惨祸引来了民族觉醒和进步。 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年即1861年,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便开始兴办,只是因阻力重重,国家“自强”的目标迟迟未达到,圆明园本身乃至整个北京、整个中国继续劫难不止。
==流失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截止2013年,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这些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藏品等一并成为该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据该馆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参观完中国厅后,可知该馆的介绍并非妄言。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ref name="新浪新闻">{{cite web |url=http://news.sina.com.cn/o/2018-10-12/doc-ihmhafir2318078.shtml |title=大英博物馆自辩 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抢来的| accessdate=2019-10-05}}</ref>
==雨果指斥==
巴特勒上尉想到用[[雨果]]显赫的声望,为他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先生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不顾个人得失的公开指斥英法联军将圆明园里的所有财宝洗劫一空,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事件,更要记住雨果先生为我国勇敢的与英法联军反抗的高尚品格。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历史事件]]
[[Category:軍政事件]]
98,3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