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锡爵

增加 11,82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锡爵 | 圖像 = [[ |center|[http://pic5.nipic.com/20100111/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29年12月28日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 王锡爵 (WangXiJue)''' ,男, 原 [[ 台湾 ]][[ 中华航空公司 ]] 波音747货机机长,1986年驾驶波音747货机回到祖国大陆,担任中国民航华北管理局副局长兼副总飞行师,1987年起连任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009年当选为 [[ 黄埔军校 ]] 同学会理事。== 人物经历 =='''王锡爵'''于1929年12月28日出生于四川遂宁,1943年8月入读位于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国军空军幼年学校初中部,1949年随校迁往台湾东港,1951年毕业于空军官校卅期,正式加入国军空军服役,获颁"1957年度中华民国国军第八届克难英雄",1963年赴美受训后加入[[黑猫中队]],开始出生入死执行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台湾]]军方合作的U-2飞行侦察任务。 1964年11月初。中情局派驻两架U-2在台湾执行任务,其首要目标是[[兰州]],王锡爵第一次飞行没有建树,没隔几天,王锡爵又出任务飞一趟兰州,他先向南飞好几百公里,再直飞西北。就在飞进目标区50公里内时,[[萨姆]]导弹预警器突然亮起,显示兰州核能设施周围导弹已对准U-2。 几乎就在同时,电子反导弹装备也开始示警,U-2正准备转身逃逸,突然一道闪亮的光芒几乎刺得王锡爵张不开眼睛,正是萨姆二式导弹推进器冒出的火焰,还好它没在四周炸开来。惊魂甫定的王锡爵赶紧设定自动航向仪返航,曙光乍现时,终于在桃园落地,他才松了口气。红外线照片显示,地面至少发射了三枚萨姆二式导弹。 因为U-2任务的高度危险性,中情局规定飞满10次就"功成身退"。 黑猫中队只有3人飞满10次,王锡爵是其中之一。 1967年6月16日退役进入中华航空公司,曾飞过波音707、波音727及波音747等机型。 == 人物轶事 ==1949年夏秋之交的动荡岁月里,王锡爵随着学校迁来台湾,没有想到,这一晃就是37年! 童年的美好记忆,家乡的故土亲人,无时不在他眼前萦绕。他太想家了,想生养自己的父母,想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 '''王锡爵'''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从事飞行事业以来,他的飞行时间多达2万小时以上,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王锡爵在台湾成家,生活上极为优越;但是,舒适的生活却难以弥补他思乡的忧愁。每每夜深人静,他常常不能入眠,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深深刺着他的心。有时,他刚刚入睡,却又被噩梦惊醒。躺在床上,他盘算着,父母若还在世,也该有80来岁了。他是不是还安康?他们是不是也在呼唤着这个远离家乡的、不孝的儿子?人生是这样的短暂,看当前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两岸是那样的僵持,"三通"又是那样的遥遥无期。有生之年,他还能不能见到高堂?年迈的双亲还能不能等到那天?一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八十年代初,通过海外转寄的方式,王锡爵和四川的亲人通了信。得知高龄的父亲还健在,让他欣喜不已。几经周折,1984年,他终于和家人在香港见了一面。这更增加了他回到大陆,与亲人共同生活的决心。 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他的心头。 震惊世界的"华航事件" 1986年5月3日,一架机号B-198、由[[曼谷]]飞往香港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波音货机突然降临广州白云机场。飞机在宽阔的跑道上停稳,机门打开,机长王锡爵从舷梯上走了下来。刚刚得到消息的当地有关负责人正好赶到,心情激动的王锡爵一见到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和家人团聚 ,我要求到祖国大陆定居。" 当晚,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在广州珠岛宾馆会见并宴请王锡爵,欢迎他驾机飞到祖国大陆。王锡爵激动地说:"我很想念大陆的山河和亲人,见到你们很高兴。台湾同胞都盼望两岸能够通商、通邮、通航。" 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斯德回忆,与王锡爵一同到达的还有副驾驶和一名机械师,还有22万磅的货物。中央领导人第一时间获悉此事后即指示要及时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妥善处理此次事件。 飞机着陆当天,大陆以民航局的名义,致电华航,阐明事件性质,邀请他们尽快派人来北京商谈有关人、机、货的处理。台湾方面极力避免与大陆正面接触,提出委托香港国泰航空公司或国际红十字会等与大陆交涉。中央毫不含糊地坚持"不让第三者插手"。 5月11日,大陆再次以民航局名义致电华航,重申这是纯属两个民航公司之间的业务性商谈,并不涉及政治问题。还明确表示,如果到北京觉得不方便,也可以提出他们认为方便的地方来商量。 "台湾方面对此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于5月13日,通过香港太古集团常务董事姚刚先生向大陆方传话,表示愿意派人与大陆方在香港商谈。"杨斯德说。 杨斯德一行于5月15日上午抵达香港,随后与台方展开了四次会谈。根据中央的决定,除了强烈要求在大陆定居的王锡爵,其他人、机、物送还给台湾,这样的决定引起世人瞩目,受到了海内外普遍赞誉。台湾党政内部以及台湾舆论也纷纷质疑"三不"政策,提出应该允许老兵回家探亲。 23日,华航的货机从广州飞抵[[香港]],两方交接。 [[杨斯德]]说,华航事件圆满解决,对日后的对台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际上争取了支持,在台湾争取了群众,在舆论上争取了同情,今后与台对话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香港《广角镜》杂志发表一位台湾老兵的文章:"30多年前,数以百万计的大陆各省人士,自愿或被迫地随国民党来台湾,多少家庭破碎,多少骨肉分离!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懔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压在心灵最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谁无父母子女?谁无兄弟姐妹?从少年步人中年,从中年迈向老年,这样的等待到底还要持续多久?难道只有用这种非正常方式,才能和亲人见上一面吗?" 香港《中报》发表社论《通向历史的转折点》一文认为,"从不接触到接触,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 台湾舆论认为,"谈判有益,有建设性。""华航、中航虽然动机不同,但在香港举行会谈,标志着海峡两岸30多年的隔绝被打破,两岸首次面对面地谈判,这是一个突破,引起世人瞩目。"台湾各界人士反响强烈,台"立法委员"谢学贤在向台湾"行政院"提出书面质询中说,货机机长王锡爵说他飞到大陆是为了探望高龄老父。因此,出现这个事件,是台湾当局禁止民众回大陆故乡探亲造成的恶果。他指出,在台湾的大陆人都思乡思亲情切,基于人道立场,应考虑准许他们回乡探亲。 随着时间流逝,当年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老兵渐入垂暮之年,他们的思乡情绪日积月累,急切盼望能回大陆与亲人团聚,落叶归根,来自民间的力量也成为了打破两岸僵局的重要推动力。而正是1986年王锡爵导演、主演的"华航事件",直接点燃了老兵们一波又一波的回归故土的激情。 1987年,数万老兵在台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向台当局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探亲。在当年的母亲节,上万老兵上街以"母亲节遥祝母亲"的名义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集会。老兵们身穿白色衬衣,正面印有鲜红色"想家",后面是"妈妈我好想你",他们一起合唱歌曲《母亲你在何方》:"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整个集会哭声一片,令人动容。 经过长达数月的抗争,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探亲。也就在10月15日当天,《[[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一事,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谈话说:"……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保证来去自由。我们将尽力提供方便,给予照顾……" 所以,王锡爵被人们称为"打破两岸坚冰第一人"。 为了祖国统一 1986年5月6日,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王锡爵驾驶着波音747货机,飞越多年来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长江、黄河,抵达[[北京]]的首都机场。当身着"华航"制服的王锡爵走下飞机时,前来迎接他的中国民航局局长胡逸洲和他亲切握手,欢迎的人群向他献上了鲜花。 王锡爵对前来迎接他的人们说:"回到祖国大陆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天我回来了,感到非常高兴!"神情激动的王锡爵,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祖国提倡大陆和台湾实现通商、通邮、通航,今天可以说是大陆与台湾的首航。我希望海峡两岸今后常往来,大家可以回来看望自己的亲人、朋友。" 得到消息专程从四川老家赶来的82岁的[[王伯熙]]老人,也到机场迎接儿子。鬓发花白的王锡爵,看到满面沧桑的老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父子相抱而泣,久久不能自已。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热泪。王锡爵的二弟[[王明安]]、四弟[[王平安]]和五弟[[王锡寿]],也到机场迎接了大哥。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于王锡爵抵京的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接见了王锡爵和他的父亲及弟弟。 [[田纪云]]对王锡爵回到祖国大陆定居表示欢迎。他说"王先生的行动,表达了[[炎黄子孙]]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共同愿望,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王先生这次回来定居,还实现了同多年分离的家人团聚,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王锡爵说:"回到祖国大陆是我多年的愿望。在海外,我对祖国美好的河山、古老的文化,时时思念。在台湾像我这样想念大陆的人是很多的。"他表示回到大陆后,要到四川和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后要多为祖国同胞和发展大陆的航空事业服务。 田纪云说,"听说王先生还是愿意从事民航事业。我们欢迎你为发展祖国的民航事业出力,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祖国的民航事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今后将会出现更加可观的发展局面,相信你定会有所作为"。 田纪云还明确指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思,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进一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我们愿意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积极促进海峡两岸多方面的交往与合作,为和平统一祖国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根据王锡爵的意愿,中国民航总局任命王锡爵担任中国民航华北管理局副局长兼副总飞行师,除了行政工作,年逾五旬的王锡爵也亲自驾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翱翔于蓝天之上。 1987年3月17日王锡爵被增补为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后又连续担任了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9年5月,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会议选举王锡爵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年已古稀的王锡爵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依然关注着海峡两岸风云。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祖国的统一。 == 参考资料 ==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