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蔡仁堅
,→民主進步黨提名林智堅
===民主進步黨提名林智堅===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4年8月13日,選前100天,[[民進黨]]徵召新竹市議員[[林智堅]]競選新竹市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4年8月22日,[[蔡仁堅]]發出新聞稿,直指[[民進黨]]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操控提名過程、打壓他競選[[新竹市]]長。[[蔡仁堅]]未獲[[民進黨]]提名後,主動將有黨徽的大型海報撤換。[[蔡仁堅]]2月份即公開表態參選[[新竹市長]],經前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與5月新上任的[[蔡英文]]主席卻都遲至8月份仍不提名[[蔡仁堅]],居間協調的[[許信良]]建議以[[柯文哲]]模式之無黨籍身分參選。在[[柯建銘]]強勢運作下,[[新竹市]]成為2014年縣市長選舉]主進步黨全國各縣市長在黨員爭取提名相持不下時,唯一沒有經過公開民調初選、漠視黨員正當參選權利,而逕行決定候選人的區域。2014年9月1日,路路[[蔡仁堅]]表示,[[民進黨]]不顧黨內的協調、民調、初選程序,直接黑箱作業提名[[林智堅]]參選新竹市長,大開民主倒車;並指出[[柯文哲]]於8月30日了解[[民進黨]]在[[新竹市]]的提名狀況後,也直說「新竹沒有初選、沒有民調,很奇怪!這實在不符合民主程序」。此事件在[[新竹市]]轟動一時,[[林智堅]]因此獲得「黑箱提名」之譏。。</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4年9月30日,[[蔡仁堅]]表示根據[[柯建銘]]所說要開除[[蔡仁堅]]的4大理由,包括:1.[[蔡仁堅]]想用無黨籍身分參選,[[民進黨]]無法接受?7月30日選對會會前會,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提出議案,並擬出2個文案即[[民進黨]]不提名,而以「同意[[蔡仁堅]]同志參選並籌組在野大聯盟」之方式爭取勝選,另1案則是提名[[蔡仁堅]]參選新竹市長。[[柯建銘]]曾當場詢問[[蘇嘉全]]「小英主席態度為何?」[[蘇嘉全]]回應「主席說,2個方案他都可以接受,就看候選人覺得哪一種方式比較能夠勝選。」[[蔡仁堅]]則表示,2個方法他都可以接受</p>
'''開除黨籍及提名風波'''<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4年9月1日,蔡仁堅在律師陪同下向[[新竹地方法院]]遞交訴狀,批評[[民進黨]]違反《人民團體法》、《 [[ 民主進步黨 ]] 公職人員提名條例》與《 [[ 民主進步 黨2014 黨]]2014 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辦法》,未經黨內初選的正當程序,逕行決議提名[[林智堅]]為新竹市長侯選人。9月1日,[[蔡仁堅]]表示,[[民進黨]]不顧黨內的協調、民調、初選程序,直接黑箱作業任命 [[ 林智堅 ]] ,大開民主倒車,[[柯文哲]]於8月30日了解[[民進黨]]在[[新竹]]的提名狀況後也直說「新竹沒有初選、沒有民調,很奇怪!這實在不符合民主程序」;同日,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回應, [[ 民進黨 ]][[ 新竹市 ]] 長提名是依《 [[ 民主進步 黨2014 黨]]2014 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辦法》第5條, [[ 民進黨 ]] 已於8月20日中執會同意通過徵召 [[ 林智堅 ]] 為2014年新竹市長提名參選人,程序合法完備。9月5日, [[ 蔡仁堅 ]] 登記參選新竹市長。9月10日, [[ 蔡仁堅 ]] 召開記者會,發表第一波主文宣,質疑: [[ 柯建銘 ]] 為 [[ 新竹市 ]] 長[[許明財]]護航,因此綁架 [[ 蔡英文 ]] ,要「建商弟子」 [[ 林智堅 ]] 出來參選,要新竹「加速來弄吧」。9月17日, [[ 蔡英文 ]] 說,民進黨新竹市長提名完全依照黨的提名規定辦理,黨紀會處理沒遵循提名結果的黨員。9月27日,民進黨以違紀參選為由,通過開除蔡仁堅黨籍案。9月29日,蔡仁堅發表「離開民進黨感言」,說明他在民進黨中評會提出的3個辯駁。</p>
'''民進黨敗訴'''<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10月19日, [[ 蔡仁堅 ]] 在[[ 臉書]] 為文、並經[[ 第三媒 體]]10 體10 月21日轉載: [[ 蔡英文 ]] 總統候選人日前(10月18日)在競選總部成立的演講,清晰而謙虛的說「 [[ 民進黨 ]] 不等於台灣, [[ 國民黨 ]] 不等於 [[ 中華民國 ]] 」;可是,回顧2014 [[ 新竹市 ]] 長的黑箱提名作業(沒有初選,也沒有進行民調), [[ 蔡英文 ]] 主席卻屈服於 [[ 柯建銘 ]] ,認為 [[ 柯建銘 ]] 等於 [[ 新竹市 ]] ?直指 [[ 蔡英文 ]] 所宣示的民主在 [[ 新竹市 ]] 未曾實現。</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 蔡仁堅 ]] 黨員資格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審理認為, [[ 民進黨 ]] 中評會委員是每2年由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直選產生,其組成可認定已間接反映全體黨員的民意,得以代表黨員參與黨務,故依《人民團體法》有權作成撤銷黨員資格之決議;因此判決 [[ 蔡仁堅 ]] 敗訴。</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5年12月9日,蔡仁堅黨員資格案,[[臺灣高等法院]]審理認為,《人民團體法》規定黨員(或會員)僅能由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決議除名才喪失黨員資格,此規定是《人民團體法》的強制規定,違反時的除名處分不生效力;而且中評會僅是中央黨部轄下的單位、並非會員代表大會,此案經中評會決議開除蔡仁堅黨籍,事後並未經黨員代表大會追認,已違反《人民團體法》等規定,因此撤銷蔡的黨員資格應屬無效;改判民進黨敗訴,蔡仍具黨員資格。</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7年8月11日, [[ 蔡仁堅 ]] 黨員資格案,[[中華民國最高法院]]維持臺灣高等法院見解,駁回 [[ 民進黨 ]] 上訴,判決 [[ 民進黨 ]] 敗訴定讞。</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7年12月26日, [[ 蔡仁堅 ]] 接受[[中評社]]專訪時直言,[[轉型正義]]必須把歷史不正義全部考量在內, [[ 民進黨 ]] 的轉型正義論述是「執政集團的轉型正義」,[[ 凱道部落]] 至今依然在打臉 [[ 民進黨 ]] 的轉型正義論述。</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