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培拉大橋

增加 11,16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安培拉大橋…”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安培拉大橋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kwongwah.com.my/wp-content/uploads/2019/01/c8_.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5%AE%89%E5%9F%B9%E6%8B%89%E5%A4%A7%E6%A9%8B&source=lnms&tbm=isch&biw=1010&bih=419#imgrc=UD-0CF0xuRcBEM 圖片來自google] <br>
'''跨越'''    穆西河<br>

'''地點'''    [[印尼]][[南蘇門答臘省]][[巨港市]]<br>

'''類型'''    升降橋<br>

'''全長'''    1,177公尺(3,862英尺)<br>

'''開通日'''   1966年<br>

</small>
|}
</div>
'''安培拉大橋'''({{lang-id|Jembatan Ampera}}),原名'''朋卡諾大橋'''({{lang-id|Jembatan Bung Karno}}),

==簡介==
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巨港|巨港市]]的{{tsl|en|Plate girder bridge|板樑橋}},橫跨[[穆西河]],連接巨港市的兩個部分——河上、河下。興建大橋的構思源於[[荷屬東印度|荷蘭殖民時期]],直至[[印度尼西亞獨立宣言|印尼獨立]]後才使用[[日本]]的戰爭賠款完成工程,至1966年通車。

==特色==
安培拉大橋長1,177公尺(3,862英尺),寬22公尺(72英尺),設有4条机动车道、2条自行车道和2条人行道。這條橋本來是印尼唯一的{{tsl|en|Vertical-lift bridge|升降橋}},不過由於河運需求減少和阻礙陸路交通等因素,所以在1970年後,這條橋的橋面就沒有上升過,用以升降橋面的裝置也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期間悉數拆除。橋塔的顏色改變過三次,先後從灰色改為黃色、紅色,當地的[[都市傳說]]認為橋塔的配色象徵執政者的權威。

== 沿革 ==
巨港市是[[南蘇門答臘省]]省會,由[[穆西河]]分為河上({{lang|id|Seberang Ulu}},即南岸)、河下({{lang|id|Seberang Ilir}},即北岸)兩部份,在安培拉大橋落成之前,當地居民必須乘坐運煤船渡河(渡輪直至1930年代才引入巨港)。在穆西河上方建設橋樑的構思首見於1906年,1924年勒·科克·德·維爾({{lang|nl|Le Cocq de Ville}})就任巨港市長之後,也致力於推動這項工程項目,從而溝通河上、河下兩個地區。不過這個計劃一直到[[印度尼西亞獨立宣言|印尼獨立]]後才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巨港市臨時市議會在1956年10月通過一項撥款案,資助穆西河大橋的建設<ref name=jp>{{cite news |author1=Khairul Saleh |title=Ampera bridge more than a city symbol |url=http://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1/11/23/ampera-bridge-more-a-city-symbol.html |accessdate=2018-11-07 |work=The Jakarta Post |location=Palembang |date=2011-12-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7233440/http://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1/11/23/ampera-bridge-more-a-city-symbol.html# |archive-date=2018-02-07 |dead-url=no }}</ref>,之後省政府和[[印度尼西亞國民軍|印尼國民軍]]{{tsl|en|Kodam II/Sriwijaya|三佛齊第二軍區}}組成了一個委員會,商討大橋的建設事宜。[[蘇卡諾]]總統在1961年2月批准穆西河大橋項目之後,政府為了推進項目,徵用了25公頃的土地,並拆除部分穆西河兩岸在殖民時期興建的商業建築和民居<ref name=melisa>{{cite journal |author1=Melisa |title=Ampera dan Perubahan Orientasi Ruang Perdagangan Kota Palembang 1920an-1970an |journal=Lembaran Sejarah |publisher=Universiti Gadjah Mada |location=Yogyakarta |date=2012 |volume=9 |issue=1 |pages=51-68 |url=https://jurnal.ugm.ac.id/lembaran-sejarah/article/view/23768/15649 |accessdate=2018-11-08 |language=id}}</ref>。

當局曾經考慮過大橋的位置應該在城內還是城外,最終決定在城內興建大橋,連結河上七村({{lang|id|7 Ulu}})和河下十六村({{lang|id|16 Ilir}},即市中心)。大橋使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對印尼的{{tsl|en|War reparations|戰爭賠款}}興建,由印尼國有的{{tsl|en|Waskita Karya|瓦斯基达卡亚公司}}、{{tsl|id|Hutama Karya|胡达玛卡亚公司}},以及日本的{{tsl|ja|富士車輌|富士車輛}}、[[大林組]]承建<ref name=melisa/>,在1962年4月動工,至1965年4月完工<ref name=bridge>{{cite book |author1=Wiryanto Dewobroto |author2=Lanny Hidayat |author3=Herry Waza |editor1-last=Chen |editor1-first=Wai-fah |editor2-last=Lian |editor2-first=Duan |title=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Bridge Engineering |date=2014 |publisher=CRC Press |location=Boca Raton, Florida |isbn=978-1-4398-1029-3 |page=977 |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fYcAAQAAQBAJ&pg=PA977 |accessdate=2018-11-08}}</ref>{{efn|關於大橋通車日期和主禮人的身分眾說紛紜:說法一是大橋在1965年9月30日通車,通車儀式由一天後遇害的國民軍將領{{tsl|en|Ahmad Yani|阿赫瑪德·雅尼}}主禮<ref name=helinsa/>,說法二是大橋在1965年11月10日({{tsl|id|Hari Pahlawan (Indonesia)|英雄日 (印尼)|英雄日}})通車<ref name=melisa/>,說法三是大橋在1966年通車,通車儀式由另一位國民軍將領[[阿卜杜爾·哈里斯·納蘇蒂安]]主禮。}}。這條橋樑本來稱為朋卡諾大橋,向支持修建大橋的蘇卡諾總統表示敬意,不過到了1966年[[蘇哈托]]掌權後,由於民間反對蘇卡諾的聲浪非常高漲,所以政府把這條橋樑改名為安培拉大橋。「安培拉」是印尼文「人民痛苦的囑託」({{lang|id|Amanat Penderitaan Rakyat}})的簡寫。民間曾經有意見在2002年提出把大橋改回原名,不過由於得不到地方政府和公眾的支持,於是不了了之<ref name=jp/>。

安培拉大橋剛剛通車的時候,穆西河兩岸的水果商販運送貨物的交通工具仍然是小艇,直至1970年代之後,商販才開始轉用陸路交通工具<ref name=melisa/>。到了1981年,大橋的車流量已經增加到每天32,000輛。大橋多孔的橋塔至少在1980年代初就已經出現鏽蝕的問題,起初南蘇門答臘省公共工程局認為這個問題還不算嚴重,橋塔的根基還算穩健,不過後來還是考慮到上述的原因,在1981年斥資8億5000萬[[印尼盾]],進行翻修工程,把大橋改造成為一條不能[[活動橋|活動]]的普通橋樑。之後政府又借助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款項在1988年至1992年期間進行另一次翻修工程,修復橋面和橋墩<ref name=jica>{{cite web |title=Indonesia: Rehabilitation of Ampera Bridge on Musi River Project |url=https://www.jica.go.jp/english/our_work/evaluation/oda_loan/post/2002/pdf/041_full.pdf |publisher=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location=Tokyo |date=2002-10 |accessdate=2018-11-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615092804/http://www.jica.go.jp/english/our_work/evaluation/oda_loan/post/2002/pdf/041_full.pdf# |archive-date=2016-06-15 |dead-url=no }}</ref>,同時拆除大橋下方的違章建築。大橋一些無用的組件在1997年被盜賊割斷偷走。<ref name=kompas>{{cite news |title=33 Tahun Sudah Jembatan Ampera Tak Bisa Naik Turun Lagi |url=http://kompas.com/kompas-cetak/0304/19/daerah/243065.htm |accessdate=2018-11-09 |work=Kompas |location=Jakarta |date=2003-04-19 |language=id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30420131838/http://kompas.com/kompas-cetak/0304/19/daerah/243065.htm |archivedate=2003-04-20}}</ref><ref name="chris">{{cite news |author1=Chris Pudjiastuti |title=Jembatan Ampera dari Pampasan Perang |url=https://kompas.id/baca/nusantara/2018/07/15/jembatan-ampera-dari-pampasan-perang/ |accessdate=2018-11-09 |work=Kompas |location=Jakarta |date=2018-07-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110000256/https://kompas.id/baca/nusantara/2018/07/15/jembatan-ampera-dari-pampasan-perang/# |archive-date=2018-11-10 |dead-url=no }}</ref>

踏入21世紀之後,安培拉大橋仍然是巨港市重要的交通地標。由於1994年通車的{{tsl|id|Jembatan Musi II|穆西河第二大橋}}位於城外,與安培拉大橋相距5公里,所以安培拉大橋仍然是居民常用的交通路線——截至2000年,大橋的車流量已經增加到每天77,573輛。與此同時,大橋繼續受到水質污染、結構損壞等問題的困擾。大橋橋墩長期被流入穆西河的雨水和便液破壞,而且在1998年和2000年發生過兩次被船隻撞擊的意外,有見及此,南蘇門答臘省曾經在2000年修復橋墩,不過直至2004年,造成橋墩損壞的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ref>{{cite news |title=Bridge weakened by daily urine |work=Today |publisher=Mediacorp |location=Singapore |date=2004-11-29 |p=10}}</ref>。穆西河第二大橋通車後,巨港市制定了一條交通規則,禁止重型車輛在當地時間傍晚6時至清晨6時期間駛過安培拉大橋,以保護大橋的結構安全,之後市政府又於2010年實施更嚴格的車流管制措施。<ref name=jica/><ref name="chris"/>

== 構造 ==
安培拉大橋長1,177公尺(3,862英尺)公尺,其中主跨為簡支樑橋,長75公尺(246英尺),兩側為連續樑橋,兩跨,長117公尺(384英尺),連接路為簡支樑橋,長22.5公尺(74英尺)。橋面離水面11.5公尺(38英尺),寬22公尺(72英尺),設有4条机动车道(各寬3.5米)、2条自行车道(各寬1.75米)和2条人行道(各寬2.25米)<ref name=bridge/>。兩邊的橋塔高63米,本來塗上灰色,後於1992年塗上黃色,復於2002年塗上紅色<ref name=helinsa>{{cite news |author1=Helinsa Lasputri |editor=Andari Novianti |title=5 Fakta Jembatan Ampera di Palembang, Pernah Masuk ke Dalam Game PB |url=https://kumparan.com/@kumparantravel/5-fakta-jembatan-ampera-di-palembang-pernah-masuk-ke-dalam-game-pb-27431110790549238 |accessdate=2018-11-08 |work=KumparanTRAVEL |location=Jakarta |date=2018-07-19 |language=id}}</ref>。當地的[[都市傳說]]認為橋塔的配色象徵當權者的權威,因為黃色是[[專業集團黨]]([[新秩序 (印尼)|新秩序]]時期的執政黨)的代表色,紅色則是[[印度尼西亞鬥爭派民主黨|鬥爭派民主黨]](2001年至2004年期間,以及2014年至今的執政黨)的代表色<ref name=jp/>。

這條大橋曾經是印尼唯一的{{tsl|en|Vertical-lift bridge|升降橋}}<ref name=bridge/>,兩座橋塔上重500公噸(500,000公斤)的平衡重裝置可以把橋跨結構提升到離水面約32米處,容許淨高在9米至44.5米之間,闊60米的船隻通過穆西河,卻在1970年(一說1973年)停止升降,可能的原因是:

一、位於穆西河上游支流的丹戎艾寧(Tanjung Enim)煤礦停產,穆西河的貨船往來不再頻繁,

二、穆西河受到[[水污染|污染]],航行條件越來越差,

三、大橋每次升降需時約30分鐘,阻礙陸路交通。最終當局在1980年代拆除升降裝置,並於1990年拆除平衡重裝置,以免上述裝置墜下路面,危害路人的安全<ref name=kompas/><ref name="chris"/>。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