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垒虚

增加 4,113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垒虚'''》出自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六韬》卷四《虎韬》。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
《'''垒虚'''》出自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六韬]]》卷四《虎韬》。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07/288463.html 《武经七书》包含了哪几本书?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介绍],趣历史,2018-07-19 </ref>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多种文字。

==提示==

本篇论述了侦知敌人营垒虚实和敌人行动的方法。首先强调了将帅必须“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接着论述了通过“登高下望”、“望其垒”、“望其士卒”,了解敌人的“变动”、敌人营垒的“虚实”、敌人的“去来”。具体办法是,“听其鼓无音,锋无声”,“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即可判断敌人的营垒空虚。敌人突然出动不久,便有士卒往回跑,这说明敌人行动太急,导致敌军行阵错乱,这时“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胜矣。”

==原文==

[[周武王|武王]]问太公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人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

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听其鼓无音,铎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必知敌诈而为偶人也。敌人卒去不远,未定而复返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则前后不相次;不相次则行陈必乱。如此者,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胜矣。”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怎样才能知道敌人营垒的虚实和敌军来来去去的调动情况呢?”

[[姜太公|太公]]答道:“将帅必须上知天时的逆顺,下知地理的险易,中知人事的得失。登高下望,以观察敌情的变化;从远处眺望敌人的营垒,就可知道其内部的虚实;观察敌士兵的动态,就可知道敌军调动的情况。”

武王问:“怎么才能知道这些事情呢?”

太公答道:“听不到敌营的[[鼓]]声,也听不到敌营的铃声,看到敌人营垒上有许多飞鸟而没受到惊恐,空中也没有飞扬的尘上,就可知道这必定是座空营,敌人不过是用一些假人欺骗我们。敌人仓促撤退不远,还没有停下来又急忙返回的,这是敌人调动太忙乱的表现。调动太忙乱,前后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行列阵势就必然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可急速出兵打击它,即使是以少击众,也必会取得胜利。”

==影响==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的基本理论和范畴,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同时又引用“黄帝”之书,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六韬》据传在7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此外,在日本由于源义经盗得《六韬》因而作战得以出奇制胜的传说,使得《六韬》中的《虎韬》(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的同义词<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22/11/9570732_823345649.shtml 华夏古代至高兵书《武经七书》之《六韬》],360个人图书馆,2019-3-22</ref>。

==视频==
===<center>垒虚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六韬</center>
<center>{{#iDisplay:e0611ceea3c|560|390|qq}}</center>

<center> 六韬兵法 </center>
<center>{{#iDisplay:q305443wmml|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277,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