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32
次編輯
變更
华宁县
,创建页面,内容为“华宁县是玉溪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9′-103°09′、北纬23°59′-24°34′。东接弥勒县,南连建水县,…”
华宁县是玉溪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9′-103°09′、北纬23°59′-24°34′。东接弥勒县,南连建水县,西邻通海、江川县,北倚澄江、宜良县。境内东西宽34千米,南北长59千米,总面积131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89%。总人口21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1个街道、3个镇、1个民族乡:宁州街道、盘溪镇、华溪镇、吉龙镇、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宁州街道,距省会昆明市134千米,距玉溪市区50.5千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两脊夹两槽”的地形,山脉、河谷、盆地间杂交错,较大的盆地有宁州坝和盘溪坝。境内最高海拔(磨豆山顶峰)2663米,最低海拔(三江口)1110米,县城海拔1650米。主要河流有南盘江、青龙河、海口河、龙洞河和华溪河,均属珠江水系。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不同海拔区域呈现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年均降雨量916.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169小时,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地面温度17.8~20.1℃,年平均相对湿度77%,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盘溪、华溪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矿产资源有褐煤、磷、硅、银、硫磺等。昆(明)河(内)铁路,大(栗园)小(羊街)公路、通(海)澄(江)公路过境。景点有春雷古洞、象鼻温泉风景区等。华溪七犀潭有“滇南巨泉”之称。
==历史沿革==
先秦为古滇国属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毋单县于今华宁县盘溪,隶牂牁郡。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改隶益州郡。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西晋属宁州兴古郡。东晋成帝时(公元326~334),今华宁县地大部属宁州梁水郡之梁水县,郡县同治于今江川县旧州。南朝宋至梁,今华宁大部均为宁州梁水郡梁水县,且毋单县(县治一直在盘溪)与梁水县并存。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开皇十三年(593)于味县(今曲靖)置南宁州总管府,今华宁属南宁州总管府。开皇十七年(597)撤南宁州总管府。
唐武德元年(618)开南中,复置南宁州(治所在今曲靖。两晋南北朝期间曾有宁州建置)。七年(624),从南宁州内分置西宁州,贞观八年(634)改西宁州为黎州,州治设在今江川旧州,领梁水(今华宁县和江川县大部)和绛(今江川县龙街一带)两县。天宝七年(748),梁水县地为南诏步雄部,继为爨人所据。当时世居龙亩(即今华宁县新城乡龙亩)的土著豆圭部族已相当强盛,爨人首领阿几无力控制,遂将浪广(今江川县大街一带)割给豆圭,称宁部。豆圭后裔筑城于今华宁县城西北数百米的下村,称作“西沙笼”(彝语,意为“孙子之城”)。宁部一直沿袭下来,经五代乃至宋。宋大理国时期为秀山郡宁部。
元宪宗四年(1254),设宁州万户,领嶍峨(峨山)、马笼(新平)千户,万户府设于西沙笼。至元十三年(1276),改宁州万户为宁海府,隶临安路(路治在今建水),府治移至今江川县旧州。同年,改宁海府为宁州,同时设西沙县(县治在西沙笼)。至元二十六年(1289)西沙县改属宁州,降嶍峨州为县改属宁州。至元二十七年(1280)通海县直属临安路,后复属宁州。至治二年(1322),将西沙县并入宁州。至正二十八年(1368),州治移至西沙笼。宁州辖通海、嶍峨二县,隶临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设西沙县属宁州,通海、嶍峨二县划出同宁州直属临安府。寻省西沙县并入宁州。弘治十六年(1503)宁州改流,正德三年(1608)复设土官,嘉靖元年(1522)又改流。土州同嘉靖元年(1522)降土知州置,自龙亩移驻甸尾。清初沿明制,为宁州,属临安府。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
民国2年(1913)4月,废州改县,宁州改称宁县。民国3年(1914)1月,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改称黎县(以唐代曾设黎州而名),属蒙自道。民国18年(1929),裁道直属省。民国20年(1931)12月,改称华宁县。以县城紧靠西北面之华盖山,山上有宁寿寺,又曾称宁州,取华盖山、宁寿寺首字。民国37年(1948),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弥勒县)。
1949年12月23日,华宁县和平解放。1950年1月25日,华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属玉溪专区。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县城驻原通海县秀山镇,隶属玉溪专区。1959年10月华宁县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建置。1970年,华宁县属玉溪地区。1984年,全县辖2镇、7区、69个乡。1997年,华宁县属地级玉溪市。
1950年9月,将华宁县宁海、维新两镇共149平方千米划归江川县。1953年2月,将华宁县兴义乡(包括新寨、香树营、义广哨、大义广、马家湾、窑冲、四家村)共21平方千米划归通海县。1956年1月,将华宁县雄关、麦冲、上坝、中坝4乡共161平方千米划归江川县,弥勒县西山区的山后村共0.2平方千米划入华宁县。1957年12月,将澄江县大村乡17个自然村,面积27平方千米划入华宁县。将原属华宁县青龙区海关乡的官庄、矣马村、马吃水、红坡等自然村,将禄丰区、革列乡的石龙、石门、官地、海口河等8个自然村,划归澄江县新村区海口乡、松园乡分别管理,人口325户,1700人土地面积约19平方千米。
1984年,全县辖2镇、7区、69个乡。1997年,华宁县辖3个镇、6个乡:宁州镇、青龙镇、盘溪镇、城郊乡、禄丰乡、新城乡、通红甸彝族苗族乡、盘溪彝族乡、华溪彝族乡。县政府驻宁州镇。1998年11月19日,云政复[1998]110号:撤销华宁县城郊乡、新成乡、盘溪彝族乡和禄丰乡,原城郊乡和新城乡的行政区域划归宁州镇管辖,原盘溪彝族乡的行政区域划归盘溪镇管辖,原禄丰乡的行政区域划归青龙镇管辖。1999年,华溪乡撤乡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华宁县常住总人口196519人,其中:宁州镇73303人,盘溪镇50395人,华溪镇12728人,青龙镇50049人,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0044人。
2005年12月末,全县辖4个镇、1个民族乡:宁州镇、盘溪镇、华溪镇、青龙镇、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共有73个村委会、4个社区、1个居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华宁县常住总人口214650人,其中:宁州镇83213人,盘溪镇53677人,华溪镇13785人,青龙镇55059人,通红甸乡8916人。
2011年,撤销宁州镇,设立宁州街道。调整后,华宁县辖1个街道、3个镇、1个民族乡:宁州街道、盘溪镇、华溪镇、吉龙镇、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宁州街道。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两脊夹两槽”的地形,山脉、河谷、盆地间杂交错,较大的盆地有宁州坝和盘溪坝。境内最高海拔(磨豆山顶峰)2663米,最低海拔(三江口)1110米,县城海拔1650米。主要河流有南盘江、青龙河、海口河、龙洞河和华溪河,均属珠江水系。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不同海拔区域呈现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年均降雨量916.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169小时,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地面温度17.8~20.1℃,年平均相对湿度77%,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盘溪、华溪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矿产资源有褐煤、磷、硅、银、硫磺等。昆(明)河(内)铁路,大(栗园)小(羊街)公路、通(海)澄(江)公路过境。景点有春雷古洞、象鼻温泉风景区等。华溪七犀潭有“滇南巨泉”之称。
==历史沿革==
先秦为古滇国属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毋单县于今华宁县盘溪,隶牂牁郡。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改隶益州郡。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西晋属宁州兴古郡。东晋成帝时(公元326~334),今华宁县地大部属宁州梁水郡之梁水县,郡县同治于今江川县旧州。南朝宋至梁,今华宁大部均为宁州梁水郡梁水县,且毋单县(县治一直在盘溪)与梁水县并存。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开皇十三年(593)于味县(今曲靖)置南宁州总管府,今华宁属南宁州总管府。开皇十七年(597)撤南宁州总管府。
唐武德元年(618)开南中,复置南宁州(治所在今曲靖。两晋南北朝期间曾有宁州建置)。七年(624),从南宁州内分置西宁州,贞观八年(634)改西宁州为黎州,州治设在今江川旧州,领梁水(今华宁县和江川县大部)和绛(今江川县龙街一带)两县。天宝七年(748),梁水县地为南诏步雄部,继为爨人所据。当时世居龙亩(即今华宁县新城乡龙亩)的土著豆圭部族已相当强盛,爨人首领阿几无力控制,遂将浪广(今江川县大街一带)割给豆圭,称宁部。豆圭后裔筑城于今华宁县城西北数百米的下村,称作“西沙笼”(彝语,意为“孙子之城”)。宁部一直沿袭下来,经五代乃至宋。宋大理国时期为秀山郡宁部。
元宪宗四年(1254),设宁州万户,领嶍峨(峨山)、马笼(新平)千户,万户府设于西沙笼。至元十三年(1276),改宁州万户为宁海府,隶临安路(路治在今建水),府治移至今江川县旧州。同年,改宁海府为宁州,同时设西沙县(县治在西沙笼)。至元二十六年(1289)西沙县改属宁州,降嶍峨州为县改属宁州。至元二十七年(1280)通海县直属临安路,后复属宁州。至治二年(1322),将西沙县并入宁州。至正二十八年(1368),州治移至西沙笼。宁州辖通海、嶍峨二县,隶临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设西沙县属宁州,通海、嶍峨二县划出同宁州直属临安府。寻省西沙县并入宁州。弘治十六年(1503)宁州改流,正德三年(1608)复设土官,嘉靖元年(1522)又改流。土州同嘉靖元年(1522)降土知州置,自龙亩移驻甸尾。清初沿明制,为宁州,属临安府。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
民国2年(1913)4月,废州改县,宁州改称宁县。民国3年(1914)1月,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改称黎县(以唐代曾设黎州而名),属蒙自道。民国18年(1929),裁道直属省。民国20年(1931)12月,改称华宁县。以县城紧靠西北面之华盖山,山上有宁寿寺,又曾称宁州,取华盖山、宁寿寺首字。民国37年(1948),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弥勒县)。
1949年12月23日,华宁县和平解放。1950年1月25日,华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属玉溪专区。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县城驻原通海县秀山镇,隶属玉溪专区。1959年10月华宁县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建置。1970年,华宁县属玉溪地区。1984年,全县辖2镇、7区、69个乡。1997年,华宁县属地级玉溪市。
1950年9月,将华宁县宁海、维新两镇共149平方千米划归江川县。1953年2月,将华宁县兴义乡(包括新寨、香树营、义广哨、大义广、马家湾、窑冲、四家村)共21平方千米划归通海县。1956年1月,将华宁县雄关、麦冲、上坝、中坝4乡共161平方千米划归江川县,弥勒县西山区的山后村共0.2平方千米划入华宁县。1957年12月,将澄江县大村乡17个自然村,面积27平方千米划入华宁县。将原属华宁县青龙区海关乡的官庄、矣马村、马吃水、红坡等自然村,将禄丰区、革列乡的石龙、石门、官地、海口河等8个自然村,划归澄江县新村区海口乡、松园乡分别管理,人口325户,1700人土地面积约19平方千米。
1984年,全县辖2镇、7区、69个乡。1997年,华宁县辖3个镇、6个乡:宁州镇、青龙镇、盘溪镇、城郊乡、禄丰乡、新城乡、通红甸彝族苗族乡、盘溪彝族乡、华溪彝族乡。县政府驻宁州镇。1998年11月19日,云政复[1998]110号:撤销华宁县城郊乡、新成乡、盘溪彝族乡和禄丰乡,原城郊乡和新城乡的行政区域划归宁州镇管辖,原盘溪彝族乡的行政区域划归盘溪镇管辖,原禄丰乡的行政区域划归青龙镇管辖。1999年,华溪乡撤乡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华宁县常住总人口196519人,其中:宁州镇73303人,盘溪镇50395人,华溪镇12728人,青龙镇50049人,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0044人。
2005年12月末,全县辖4个镇、1个民族乡:宁州镇、盘溪镇、华溪镇、青龙镇、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共有73个村委会、4个社区、1个居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华宁县常住总人口214650人,其中:宁州镇83213人,盘溪镇53677人,华溪镇13785人,青龙镇55059人,通红甸乡8916人。
2011年,撤销宁州镇,设立宁州街道。调整后,华宁县辖1个街道、3个镇、1个民族乡:宁州街道、盘溪镇、华溪镇、吉龙镇、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宁州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