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煮雲法師

移除 27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煮雲法師.jpg|230px|thumb|有框|右|煮雲法師。[https://dodobear1020.com/meditate/?p=3028 原圖鏈接]]]
'''煮雲法師'''({{bd|1919年2月||1986年8月|}}),俗名'''許秀明''',[[江蘇省]]如皋縣人,抗日戰結束後遷台,受[[中國]]佛教會派駐東部弘法,倡導淨土法門,每到一處成立念佛會,因護持佛教力戰外道,得名「愛國僧人」,1953年任 [[高雄市| 高雄[[ ]] 鳳山]] 佛教蓮社當家住持。1972年於 [[ 台東 ]] 清覺寺首次開辦精進佛七,各地仿效至今不息,是近代佛教史上重要人物。
==生平事略==
煮雲法師8歲時隨兄長入私塾,因家貧14歲輟學到香鋪當學徒,15歲時讀了周祖道的《看破世界》一書後,有了離塵出家念頭,19歲逢「[[ 七七蘆溝橋事變]] 」家鄉蘇北淪陷,為避日人強徵入伍,帶著家當逃離,當時許多廟宇為怕惹麻煩拒絕收留屆兵役年齡的男子,最後經人介紹留在皋城北方三十里丘場(又名「西場」)的惠民寺出家,法名「實泉」,字「醒世」,號「煮雲」。===小廟出家趕經懺====
惠民寺是地方財神小廟,靠著趕經懺維生,多數住眾是不茹素的。煮雲出家就在廟裡打雜,不但做白工且開銷都靠出家前的分得的家產支應,日日趕經懺加上身邊錢兩越用越少,常住還不准他外出受戒,熬了兩年多離開惠民寺,到南京棲霞山受戒。棲霞山是掛海單的道場,田產不豐,加上開辦律學院,學僧及常住眾達百餘人,食指浩繁,學僧均須做粗活維持生計。受戒後求留該寺律學院遭出家祖庭斷糧,自食其力擔柴賣米,在艱困中勤奮苦讀考上鎮江[[焦山佛學院]]。
===焦山佛學院習律===
焦山佛學院是京滬最高學府,學僧未來都是要當法師,入院前須具名僧推薦函,煮雲想託請金山寺方丈太滄老和尚為其書寫。該寺首座溥仁老和尚知道煮雲在棲霞山苦修經歷甚為讚賞欲留人,但煮雲意不在常駐而婉拒之。與煮雲同時趕考的尚有廣慈及[[星雲]],可惜煮雲遲了一步,到焦山時已是學期中途,若要留下只能做旁聽生,並且要住雲水堂中兼行堂、香燈、殿主、司水等苦工來換取資格。一學期下來,煮雲在講演比賽中名列前茅56人中居第16,原本以為很有機會成為正式生,不料當家東初法師以他年已25,不適合讀書為由拒絕。煮雲只得離開到上海[[ 清涼寺]] 趕經懺掙錢,準備再回焦山。<ref>丁敏,[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01/bj089711.htm 煮雲法師的佛教經驗與佛教事業─1949年大陸來臺青年僧侶個案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 (1999.7月出版),275~302頁</ref>
===圓明講堂楞嚴專宗===
在上海清涼寺煮雲遇[[ 圓瑛法師]] 開辦「楞嚴專宗學院」。圓瑛法師講解《楞嚴經》,[[ 白聖法師]] 任監學。煮雲進入就讀時年27(1945年)。隔年圓瑛法師中風病危,學院瓦解。煮雲流轉至松江天馬山天馬寺暫居,期間與弘度、星雲合辦「怒濤月刊」。1947年正月普陀山[[法雨寺]]春季傳戒法會,煮雲於戒期中擔任「大悅眾」圓滿再赴佛頂山慧濟寺閱藏閣閱藏,受聘擔任前山[[普濟寺]]「知客僧」,後應聘至普陀山之雙泉庵任教,當時有弘度、星雲兩人邀請赴南京法藏寺協助寺務。
==來台弘法==
===隨軍來台普濟世===
1950年,煮雲法師與慧顗等13位年輕僧侶,自願報考軍隊「醫護人員訓練班」,以軍人身份隨國軍七十一師三十三醫院來台服務。在[[ 台中]][[ 后里]] 陸軍第五十四醫院擔任看護兵,照顧傷患期間倡導佛教。當時台北覺性書店負責人張若虛及台中「覺生月刊社」創辦人朱斐給予最大協助,二人在佛教文化單位任職,常寄送佛典、雜誌透過煮雲轉贈病患。
===薦亡法會倡戒殺===
醫護訓練結束,煮雲發願全島弘法,主動向后里鄉公所爭取舉辦一場免費超度地震亡靈三天法會,八仙山林場超度法會、月眉山糖廠普渡法會也跟著開演,他以普陀山觀音不殺生、不吃葷為由,改變魚池鄉民葷腥祭祀的習慣,法會食祭拜全用素品,煮雲在法會提倡戒殺,南投縣魚池鄉石觀音廟跟著照辦。連帶臺中縣也普行戒殺一週,配合政令宣揚佛教典範(載於《煮雲法師生平事略》)。因深入南投縣竟弘法,日月潭原住民酋長[[ 毛孝信]] 受其開化信佛,是山地弘教的先聲。
==衲履足跡==
1952年以中國佛教理事身份於在台南白河的大仙寺傳授四眾三壇大戒,擔任尊證兼糾察,大陸來台諸多法師皆在此分派效力。在大仙寺舉行的三壇大戒圓滿,煮雲受台南佛教長者林耕宇居士之請,與慧峰法師到台南弘法。慧峰來自山東青島湛山寺,是[[倓虛大師]]的高足,兩人因省籍隔閡進不了寺廟,煮雲被迫搬到開山路一戶李姓人家花園邊牆上搭建竹屋,寄人籬下的處境仍撰筆膾炙人口《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廣傳。
當時[[慈航法師]]來台南弘法見[[ 慧峰]] [[ 煮雲]] 兩位德者餐風露宿,做利生事業卻遭此待遇感到不平;於是仗義直言,佛教會理事長[[ 王鵬程]] 親自至開山路向煮雲道歉,安排法師先在[[ 彌陀寺]] 掛單再搬到[[清水寺]],而[[ 慧峰]] 則轉往基隆月眉山[[ 靈泉寺]] [[ 獅頭山[[ ]] 元光寺]] 暫居。次年春煮雲到台北過年,偕同星雲參訪台中佛教會常務理事廣慈法師,言高雄鳳山及宜蘭兩地有信徒希冀駐錫當地弘法。煮雲意往宜蘭,卻在決定後生怪病纏綿病榻無法起行,不得已只好改由星雲北上,直到病癒便駐錫高雄鳳山。
=== 四赴台東廣開法筵 ===
1953年二月初一日,煮雲應邀參與[[ 台東縣佛教支會]] [[ 海山寺]] 召開會員大會,該寺因地震全毀,搭蓋的臨時堂極為簡陋,台東向來是佛教化外之地,光復以來僅有慈航與圓明兩位法師到過一次,台東縣佛教支會由在家居士吳穆然擔任。此行煮雲隨緣弘法打開後山。2月份受到蓮友歡迎,3份再度前去,以一個月的時間踏遍台東入深山原住民部落。次年三度來台東再北上花蓮,接引眾生皈依三寶,轉往台北再南下苗栗、后里、台中、田中弘法,並於苗栗成立念佛會。1955年2月應宜蘭念佛會長[[ 星雲]] 法師邀請弘教,又在南投、彰化、田中、竹山等地隨緣說法,5月底中國佛教會春季弘法以台東為首站,第四次到台東並成立念佛會。
==力戰外道==
當時中部地區彰化田中和二水是一貫道大本營,為躲避當局嚴查,信徒常以佛教作掩護,讓督察員警難以分辨求助法師,有感外道在中部發展快速,每到一處煮雲法師就成立念佛會(或蓮社)凝結在地信徒向心力,田中念佛會因此而生。與此同時,基督教發展也極為順利,南投竹山地區是基督教、天主教傳教最力之處,佛教及其他宗教均不敢攖其鋒。因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居民長期受物資供應金錢援助,信奉基督教天主教者不在少數,煮雲直言外道誘人信教方式極為不妥,犀利的言詞令人刮目相看,為抗衡外道煮雲成立[[ 新港念佛會]] [[ 關山念佛會]] ,並在玉里利用廣播電台弘法。
早在1952年白河大仙寺首傳的三壇大戒上,基督教徒就在寺旁搭野台,對著戒場敲鑼打鼓,散發傳單給佛教徒,當年尊證煮雲法師隱忍在心,終在台南佈教大會上徹底回應了。春季佈教大會後,煮雲從台東回到高雄鳳山,應[[ 慧峰]] 法師之請,參與台南佈教大會以「佛基比較」(佛教與基督比較)為主題,與基督教正面交鋒,主導大會的慧峰法師先前因批判基督教遭受到威脅恐嚇,煮雲法師抱著誓死決心要護衛佛教。第一天他在台南公園康樂台的演講時,吸引了上千人聽講,盛況空前,連續三天演講人群不散,於是再延兩天,最後兩天人數還達五千人,透過這次大會改變了人們對佛教消極出世的刻板印象。《佛基比較》也順勢出版,因為內容對基督教有諸多批判,引起該教信徒不滿告上法院,最後訴訟不成,信徒轉往國民黨中央黨部陳情抗議,表示要將書籍銷毀,當時國民黨還列案討論,有國大代表[[李子寬]]是善導寺執事,他直陳《佛基比較》內容並無違反國策及出版法,呼籲不同宗教間應予以尊重。
==佛基論戰==
===佛基兩教正面交鋒===
《佛基比較》一書由台中瑞成書局印行,付梓南送之際,突然被[[李炳南]]居士發現壓書不放,理由是書中的論述激怒基督教徒若是遭到反撲,恐怕佛教就會被滅亡。[[ 李炳南]] 是「菩提樹」雜誌社長,也是中央祭孔的祭祀官,社會地位崇高,他尚不敢與基督教正面對衝,可見時局對佛教何等不利,出版《佛基比較》一書,不僅無法得到佛教界的支持,甚至還會因此受到攻擊。在北部無法印書,只得轉來高雄,卻因為數量稀少,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出至四版,引來香港道風山吳恩溥作《駁「佛教與基督教之比較」》的回擊。次年夏秋之際,聖嚴法師針對吳恩溥的反駁,以十天時間寫成《評「駁佛教與基督教之比較」》一書五萬餘字,並透過煮雲交由高雄慶芳書局出版。後來[[ 李子寬]] 在兩造之間調停,紛爭才逐漸平息。
==法務開展==
=== 鳳山 佛教 蓮社弘化有成===1953年4月上旬煮雲受聘來高雄鳳山蓮社擔任住持,負責人[[ 陳妙圓]] 居士在煮雲晉山後,接受他的建議將[[ 鳳山蓮社]] 易名[[ 鳳山佛教蓮社]] ,並成立念佛會,11月開辦「佛學講習會」。次年9月第二屆佛教講習會開學後,煮雲透過[[ 鳳鳴廣播電台]] 每日在空中播送佛教之聲,12月開創全台首次[[ 彌陀佛七]] 。1956年先後成立[[ 鳳山佛教青年弘法團]] [[ 鳳山佛教蓮社婦女會]] [[ 鳳山佛教蓮社共修會]] ,並至全省各地勞軍、演講。10月與[[ 南亭]] [[ 月基]] 兩法師在澎湖傳授在家五戒,出版[[ 《煮雲法師講演集》]] 。1955年7、8月煮雲與[[ 廣慈]] 合辦[[ 今日佛教]] 月刊,適值[[ 章嘉大師]] 圓寂,創刊號以紀念[[章嘉大師]]為題,環島佈教歷時83天,11月鳳山佛教蓮社改建新廈落成啟用。===倡印大藏經環島宣傳===1955年9月孫立人將軍夫人[[ 張清揚]] 由日本請回一套大正新修大藏經,全套一百冊,由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創始人東初法師倡印,每月計劃印行一本。各山長老恭逢盛事組織藏經宣傳團,由[[ 南亭]] 老和尚任團長,[[ 星雲]] [[ 煮雲]] 為主要團員,[[ 星雲]] 負責領 [[ 煮雲]] 負責聯絡,[[ 廣慈]] 負責財務。宣傳團從宜蘭花東出發,而後到屏東、澎湖,再一路北上,從9月17日至10月28八日止計44天繞行全島,成果豐碩,各地寺院紛紛加入請藏行列<ref>[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2467&page=1 東台弘法第一人--煮雲法師的佈教心路]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ref>。1956年北投[[ 台灣佛教文化館]] 影印[[大藏經]]前半部正藏五十五冊刊行圓滿,後四十五部續藏接續展開,由東初老人組團負責環島宣傳,煮雲為重要團員。
==興立叢林==
===受困花蓮閉關===當一行人來到花蓮時,恰有颱風過境,團體被困山區進退維谷,煮雲還因此差點命,宣傳期被迫縮短為37天,之後煮雲興起閉關念頭,12月北投[[ 靈泉寺]][[ 妙然]] 法師閉關圓滿後,煮雲向[[ 妙然]] 借地閉關。[[靈泉寺]]頗負盛名,早年有[[ 泰山]] [[ 南亭]] [[ 智光]] 等法師住過,這次煮雲閉[[ 淨土關]] ,由[[ 智光]] 老和尚封關。1959年「八七水災」時,他不慎跌倒,傷及頭部、腰部,隨即就醫。在台大醫院治療期間他的病情未獲改善,出院後回鳳山休養。1964年[[星雲]]在高雄籌建[[ 壽山寺]] ,並創辦[[ 壽山佛學院]] (即今[[ 東方佛學院]] 前身),禮聘煮雲為佛學院教務主任培育僧才,但是因為病情加劇,煮雲又辭退教務回鳳山修養,之後便到台東[[ 清覺寺]] 暫住。
===開台首例精進佛七===
在清覺寺的煮雲身體狀況只適合念佛,於是與[[ 清覺寺]] [[ 慈琛]] [[ 慈照]] [[ 慈宗]] 三弟子共商開辦[[ 精進佛七]] 。1972年農曆二月煮雲正式創辦[[ 精進佛七]] 於台東[[ 清覺寺]] 。1974年開春舉辦大專精進佛七,翌年再辦出家班精進佛七。再一年舉辦暑期青少年及兒童之精進佛七,至1986年7月止,煮雲幾乎是每個月都主持一次精進佛七,反應熱烈,各地爭相舉辦佛七,可說風氣是由煮雲法師所帶動起來的,雖然他的成就沒有如[[ 聖嚴]]、[[ 星雲]] 的耀眼,但他創辦的精進佛七,不僅帶動臺灣全島佛七的風氣,影響更遍及東南亞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是他最特殊的貢獻。
煮雲法師住持鳳山蓮社時,因蓮社腹地有限,無法作大規模弘法或佛學院用地,於是想興建淨宗道場讓更多人受法益,所以他和[[ 朱又復]] 居士(1982年再於煮雲座下出家,法號[[ 慧顗]] )在各地弘化,募集千餘萬功德金準備興建,朱居士實地勘察各地,有台北南港、中壢龍潭、嘉義朴子等地適合。但一些信徒別有用心,利用煮雲法師建設道場來營私,龍潭一塊四千多坪土地,光是開山、整地、修路就花掉很多錢,最後無法完成放棄,嘉義朴子六百多坪土地也是如此,這樣的結果導致煮雲法師遭受極大的非議,連他自己的弟子也不支持,而朱又復居士能幫助的也有限,他知道法師總是慈悲為懷忍辱負重,8月份欲在中部籌建一間小精舍供養師父,但為煮雲所拒。經過重重波折原本煮雲已打消建寺的念頭,後來在[[ 張培耕]] 居士的勸進下重振雄心,擇地台中太平鄉(即今[[ 清涼寺]] 現址)為建地。1983年6月破土,先建大悲殿,工程進度十分順利,次年8月舉辦暑假大專青年精進佛七,反應熱烈全台開遍,功德金紛至沓來,這些善款統由[[ 慧顗]] 挹注於[[清涼寺]]建設,才有今日的樣貌。
一生為闡揚淨土宗門,1985年農曆二月下旬煮雲法師輕微中風住院,次年農曆七月病逝於鳳山蓮社「懺悔堂」,世壽六十八,僧臘四十八,戒臘四十六。[[ 清涼寺]] 在慧顗運作下按計劃完成,夙願「淨土專宗佛學院」也在往生後三年內落實。
==著作==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