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79
次編輯
變更
印度佛教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file:印度佛教2.jpg|缩略图|[http://img.mp.sohu.com/q_mini,c_zoom,w_640/upload/20170807/e60af5bea9ab4ee6857466773bf76ec5_th.jpg '''印度佛教''' 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8D%B0%E5%BA%A6%E4%BD%9B%E6%95%99 图片来自搜狐网]]][[file:印度佛教3.jpg|缩略图|[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98839056948d1ab4 '''印度佛教''' 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8D%B0%E5%BA%A6%E4%BD%9B%E6%95%99 图片来自搜狐网]]][[file:印度佛教5.jpg|缩略图|[http://www.fjnet.com/hwjj/haiwainr/201505/W020150507360292430293.jpg '''印度佛教''' 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8D%B0%E5%BA%A6%E4%BD%9B%E6%95%99 图片来自搜狐网]]] '''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时期<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8D%B0%E5%BA%A6%E4%BD%9B%E6%95%99%E4%BA%A7%E7%94%9F%E5%B9%B6%E6%95%99%E6%B5%81%E4%BC%A0%E4%BA%8E%E5%8F%A4%E5%8D%B0%E5%BA%A6%EF%BC%8C%E6%97%B6%E9%97%B4%E4%B8%8A%E5%A4%A7%E7%BA%A6%E5%9C%A8%E5%85%AC%E5%85%83%E5%89%8D6~5%E4%B8%96%E7%BA%AA%E6%97%B6%E6%9C%9F&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时期],搜狗问问 - wenwen.sogou.com/z... - 2015-6-30 </ref>。创始人为悉达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6%98%AF%E4%BD%9B%E6%95%99%E5%BE%92%E5%AF%B9%E4%BB%96%E7%9A%84%E5%B0%8A%E7%A7%B0%EF%BC%8C%E6%84%8F%E4%B8%BA%E2%80%9C%E9%87%8A%E8%BF%A6%E6%97%8F%E7%9A%84%E5%9C%A3%E4%BA%BA%E2%80%9D%E3%80%82%E4%BD%9B%E6%95%99%E5%85%B4%E8%B5%B7%E7%9A%84%E6%97%B6%E5%80%99%E6%AD%A3%E6%98%AF%E5%8D%B0%E5%BA%A6%E5%A5%B4%E9%9A%B6%E5%88%B6%E7%BB%8F%E6%B5%8E%E6%80%A5%E5%89%A7%E5%8F%91%E5%B1%95%E7%9A%84%E6%97%B6%E6%9C%9F&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百度文库 - wenku.baidu.com/v... - 2021-3-16</ref>。 中 文 名 : [[印度佛教]] 产生和流传 : 南亚次大陆 外 文 名 : Indian Buddhism 简 称 : 佛陀目 录: 1基本简介 : 2原始佛教 : 3部派佛教 : 4大乘佛教 : 5密教 : 6现状 : 7八大论师 ==基本简介==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时期。创始人为悉达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 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 [[ 奴隶 ]] 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 衡,大部分地区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氏族公社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是生产的 主要形式,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但 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这种思潮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刹帝利贵族的统治需要,于是,出现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门思潮。据佛 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奢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的主要一派。 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比较中药店摩揭陀国和侨萨罗国都是佛教流行较早的地区。 佛教在印度经历了1800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或前5世纪~4或3世纪)\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纪 ~到公元元年前后)、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和密教时期(约7~13世纪初)。在后三个时期中还出现了很多在理论和修持上不同 的派别。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界以后印度教的兴盛,加上佛教内部部派系别的纷争和僧侣的腐败,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初趋于消亡,直到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佛灭后百年,因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分歧,教团出现分裂,称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众和上座两部。经过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间一再分立,并在五天竺境内外流传开来。被誉为印度古代最伟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纪中)时代,佛教迅速发展。各派法师被派往印度周围各地弘法,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部派的进一步形成。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为根据地主要活动于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上座部的另一支经南印度而渡海进入锡兰(古斯里兰卡国,又称铜碟洲,故斯里兰卡的部派又称铜碟部),后来经过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其中的后一个支派传往东南亚形成今天的南传佛教。还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并流入中亚,法藏部为目犍连子帝须之大弟子昙无得所领导,昙无得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区弘法的高僧。该部以注重大乘菩萨藏与咒藏而闻名。另一支饮光部(传为迦叶尊者所传)也有部分与一切有部及法藏部类似的思想。大约同时代,拥有大乘信仰的大众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后的案达罗派,它们都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说一切有部分出的犊子部则在中西部印度发展,分立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后正量部则成为犊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现的经量部前身是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它的活动范围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学者认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众部传承的,大众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过,实际上一些部派的经典记载表明,部派佛教时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仅大众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类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与修行大乘教法的。如法藏部等。另外,玄奘法师当年考察印度时,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区域--摩揭陀国--也是佛在世时弘法的核心区域,该国四个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师称其为大乘上座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小乘的分化与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两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对戒律的认识上的差别而引起的。事实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派别大小乘教法进行限制,其下属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种教法的,但他们必须遵守本部派的戒律。
很多佛经中都记载了佛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记录。而从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处处显示出大乘信仰与理念。如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戒杀放生,慈善环保,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行思想,强调不分贵贱,种族,国家的众生平等,乃至人人均可成佛等。阿育王本人,其归依佛教后的半生,信仰与行动都显示出一个坚定大乘菩萨道行者的风范。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众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义却集中体现在大乘教义及菩萨行思想里。不过,可能限于当时社会环境等原因,千年的婆罗门教传统环境的影响下,显得过于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当时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与推行是显然的。太虚大师认为此阶段属大隐小显时期。随着公元前后印度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书面经典的大量出现,客观上为大乘教法的推广与普及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时,马鸣,龙树等大乘菩萨纷纷出世,大乘佛法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显了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菩萨道和一心本净,无量世界无量诸佛,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如来藏唯识学,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广大精深程度上步步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随后的历史中,印度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枷行派。中观派创始人是龙树菩萨,经堤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另一派的瑜伽行派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思想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主要依据经论是《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论著。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阿赖耶识所派生的(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著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
龙树菩萨是禅宗第十四代祖师,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提婆菩萨善于辩论,曾折服过许多外道,并帮助他的师父——龙树宣传了“中观”思想和佛教的教义。提婆尊者,即迦那提婆(简称“提婆”)尊者,是禅宗的第15代祖师。姓“毗舍罗”,出生比龙树稍晚,他生于古南印度的兴哈拉国(今在斯里兰卡)。
词条标签:
宗教 佛教 亚洲 印度 文化
==视频==
===印度做为佛教的发源地,为何佛教却在印度凋零,在中国开始昌盛!2021年01月06日发布===
{{#iDisplay:c3218afnenv|寬度|高度|qq}}
===佛教源于印度,为何大多数印度人不信仰佛教?2019年06月14日发布===
{{#iDisplay:c0884ombwxl|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