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吻鲟

增加 4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吻鲟.jpg|缩略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06/21/235269_414859564.shtml 图片来自个人图书馆]]]
'''中吻鲟'''(学名:Acipenser medirostris)是鲟科、鲟属鱼类。全长125-170厘米,可长达250厘米、重160千克,一般为8-40千克。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 [[ ]] [[ ]] 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鳍后骨板和(或)臀后骨板;臀鳍基部两侧无骨板;第一背骨板常与头部骨板相连;吻须有毛,侧、腹骨板问有绿带,吻须近口端。中吻鲟体背部为橄榄色、黑褐色或灰色,腹部稍为 [[ 黄色 ]] 。中吻鲟吻突出。下唇分裂。背骨板与侧骨板之间有星状小骨板和不规则的小骨片。<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06/21/235269_414859564.shtml 西伯利亚鲟]个人图书馆</ref>[[ 中吻鲟主要生活在海洋,只有很短的时间在淡水中产卵繁殖,而且很少洄游到河流的上游]] [[ 在罗格河淡水中,中吻鲟从夏季到秋季栖息6个月之久,其栖息地一般为水深5米以上的低比降河段或河床低洼处]] 。中吻鲟的食物主要是底柄无脊椎动物,鱼类很少。
== 动物学史 ==
中吻鲟与分布于 [[ 亚洲 ]] 的库页岛鲟曾被当作一个种看待,或后者当作是中吻鲟的一个亚种。但遗传学研究证明两者不是一个种,两者的基因组大小明屁不同;两者在外部形态上也存在差异。中吻鲟与高首鲟同域分布。以前对中吻鲟的研究较少,后来相关研究报道增多。
== 形态特征 ==
== 生活习性 ==
早期的研究认为,中吻鲟主要生活在 [[ 海洋 ]] ,只有很短的时间在淡水中产卵繁殖,而且很少洄游到河流的上游。但后来有人报道,在罗格河淡水中,中吻鲟从夏季到秋季栖息6个月之久,其栖息地一般为水深5米以上的低比降河段或河床低洼处。
中吻鲟亲鲟于秋季聚集在河口,在秋季和冬季进行溯河洄游,洄游的距离局限在100千米左右,在越冬期间完成性腺的最后成熟。中吻鲟在淡水中可连续停留6个月之久;降海洄游发生在秋季和冬季水温降至10℃以下、河水流量增加到100立方米/秒时。进入海洋后,中吻鲟则可广泛生活在从 [[ 墨西哥 ]] 到白令海的海岸水域。在夏末和秋初,中吻鲟聚集在海湾和河口,特别是 [[ 哥伦比亚 ]] 河河口、威拉帕湾和格雷斯湾。
中吻鲟的食物主要是底柄 [[ 无脊椎动物 ]] ,鱼类很少。
== 近种区别 ==
== 分布范围 ==
地理范围:中吻鲟分布于 [[ 北美 ]] 西海岸的海洋和大型河流(河口),从 [[ 美国 ]] 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到墨西哥的恩塞纳达。已知中吻鲟在流入 [[ 太平洋 ]] 的三大河流中产卵:美国俄勒冈州的罗格河、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和克拉马斯河。可能的产卵河流还包括 [[ 加拿大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和斯基纳河。中吻鲟的分布与高首鲟的分布部分重叠。中吻鲟实际上存在2个遗传种群:在罗格河、克拉马斯河产卵的北方种群和在萨克拉门托河产卵的南方种群。两个种群的生物学差异尚不十分清楚,只知道两者所处的生态条件差异较大。
国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墨西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斯加、俄勒冈州)。
26,1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