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丽星鹩鹛

增加 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分布状况:局部分布且不常见于海拔1100~2150米。在云南东南部及福建北部武夷山有记录,但应见于西藏东南部,可能在其他地方有所忽视。
==外形特征==
体小(10厘米)而尾短的鹩鹛。特征为上体深褐而带 [[ 白色 ]] 小点斑,两翼及尾具棕色及 [[ 黑色 ]] 横斑。下体皮黄褐色而多具黑色蠹斑及白色小点斑。
虹膜-深褐;嘴-角质褐色;脚-角质褐色。
《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的一项研究指出,一种体型较小、模样普通的鸟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雀形目鸟类的唯一成员。这种有斑点的画眉科鸟类先前被称作丽星鹩鹛(Elachura formosa),生活在东南亚地区,主要活动在茂密的灌木丛林间。乍一看,这种浅褐色的小鸟很不起眼——和北美洲冬鹪鹩的大小及外形类似。丽星鹩鹛栖息的生态系统也和其他很多鸣鸟的栖息地非常类似。但研究人员指出,其较高音调及多音节的鸣声和其他鸣鸟有显著不同,且科学家弄清了其中的原因: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丽星鹩鹛是鸣鸟中一类特殊的群体。
科学家尚不清楚丽星鹩鹛科(Elachuriade)何时完成进化以及其他近缘种是否已经灭绝。因为丽星鹩鹛的基因组成和其他雀形目鸟类截然不同。研究人员建议,应当将其置于独立的科,且其拉丁文名称也相应变更为Elachura formosa(意为“美丽的短尾鸟”)。该研究的发表预示着随着大规模物种DNA测序工作的完成,很多 [[ 生物 ]] 的系统演化关系将会被重新认识和修订。<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07789/ceffQjjQS5VErEtlRyPjeKDehUD7LgqBqYffn66CcgyfPcOKnzcb4-US9otgg0CF01h0kAaXu8a7M4RaoLKMOgjrzhgOWAni-f-BMjOGZKL7g4ApEmj0RVY 科学家发现鸣鸟新成员]</ref>
==保护措施==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6,1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