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丽星鹩鹛

增加 21 位元組, 3 年前
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
[[File:丽星鹩鹛2.jpg|缩略图|左|[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922095707,3236175379&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0%F6%D0%C7%F0%D3%F0%CC&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百度图片]]]
生活在 [[ 亚热带 ]] 常绿阔叶林茂密林下层行为隐秘的小型鸟类,体长10 ~ 11 cm,体重不到10g。形态上,它与鹩鹛属(Spelaeornis)鸟类十分接近;行为上,则与鹪鹩属(Troglodytes)的某些成员很相似;而它的单调重复但音调很高的鸣声又和鹪鹛科(Pnoepygidae)的成员有共同点。正因为有这些特征,对丽星鹩鹛分类地位的认识,也一直存有争议。1845年, [[ 英国 ]] 鸟类学家、印度 [[ 动物学 ]] 的奠基人之一Edward Blyth依据从印度大吉岭地区采集的标本命名了丽星鹩鹛Troglodyte punctatus(学名意为‘有斑点的鹪鹩’)。1874年, [[ 苏格兰 ]] 鸟类学家、陆军上校Arthur Hay(1862-1876年间也被称作Viscount Walden)认为T. punctatus已经在1823年被用于命名 [[ 欧洲 ]] 的鹪鹩,从而不再适用于丽星鹩鹛,为此建议将其学名变更为T. formosus(意为‘美丽的
鹪鹩’)。可见,早期的鸟类学家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鹪鹩。其后的学者则依据形态学证据认为它是一种鹩鹛,属鹛科成员。还有学者根据较长的喙和较高音调的鸣声建议应为它建立一个新属Elachura,其学名相应也变更为Elachuraformosus(意为‘美丽的短尾鸟’)。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证据,对丽星鹩鹛分类地位的认识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这也正是传统形态分类学的现实所在。
科学家尚不清楚丽星鹩鹛科(Elachuriade)何时完成进化以及其他近缘种是否已经灭绝。因为丽星鹩鹛的基因组成和其他雀形目鸟类截然不同。研究人员建议,应当将其置于独立的科,且其拉丁文名称也相应变更为Elachura formosa(意为“美丽的短尾鸟”)。该研究的发表预示着随着大规模物种DNA测序工作的完成,很多[[生物]]的系统演化关系将会被重新认识和修订。<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507789/ceffQjjQS5VErEtlRyPjeKDehUD7LgqBqYffn66CcgyfPcOKnzcb4-US9otgg0CF01h0kAaXu8a7M4RaoLKMOgjrzhgOWAni-f-BMjOGZKL7g4ApEmj0RVY 科学家发现鸣鸟新成员]</ref>
 
==保护措施==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6,1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