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47
次編輯
變更
观赏鲟龙鱼
,無編輯摘要
[[File:观赏鲟龙鱼.jpg|缩略图|[https://www.yilianmeiti.com/article/163473.html 图片来自医联媒体]]]
'''鲟龙鱼''',亦单称“鲟”,是鱼纲、鲟形目、鲟科动物。产于沿海各地及南北各大水域,为大型经济鱼类。是 [[ 世界 ]] 上少数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之一,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类,鲟龙鱼卵可做为 [[ 鱼子酱 ]] 。<ref>[https://www.yilianmeiti.com/article/163473.html 鲟龙鱼的营养价值]医联媒体</ref>
== 形态特征 ==
[[鲟龙鱼全身都是宝,其肉鲜嫩味美,其许多脏器都有一定的药效或美容保健功能]]。
人工淡水养殖、体重在5公斤以下的鲟龙鱼,肉质优于名贵的三文鱼;其生鱼片口感鲜、嫩、脆、滑、爽,优于龙虾;其软骨(鲟龙鱼通体软骨)、 [[ 皮 ]] 、 [[ 鳍 ]] 、 [[ 肝 ]] 、 [[ 肠 ]] 等至少可烹制成30道以上美味菜肴。
鲟龙鱼鱼子颗粒大且饱满,色泽乌黑亮丽,富含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黑色黄金”。用鲟龙鱼子制成的鱼子酱为美食珍品,过去一直是皇家贡品;在西方,品味鲟龙鱼鱼子酱亦是上流 [[ 社会 ]] 的专利,甚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 生活习性 ==
鲟鱼虽是一种大型鱼类,但性情温和,不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属于底栖的亚冷水性鱼类。有“海——河洄游”和“江——河洄游”两种,半数为溯河洄游产卵鱼类。除中华鲟、达氏鳇、长江白鲟外,大部分鲟鱼品种为亚冷水性环境生存,鲟鱼能承受水温为0-30℃,不同种类略有不同。在溶氧大于6毫克/升时生长较快。鲟鱼靠口膜的伸缩吸吮来捕食动物性为主的食物。鲟幼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如甲壳动物、摇蚊类和毛翅目幼虫及 [[ 水丝蚓 ]] 等一些种类食高等植物的碎屑, [[ 藻类 ]] 和泥沙中的有机质物。
== 繁殖方法 ==
鲟鱼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大多数鲟鱼在天然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为10年以上,雄鱼比雌鱼早3-4年成熟。史氏鲟成熟年龄一般是雌鱼9-10年,雄鱼7-8年。
鲟鱼对产卵场的要求非常严格,它们 [[繁殖]] 在自然环境下有时溯河上千公里寻找合适的产卵场,如果雌鱼洄游到产卵场的道路被坝切断,找不到适合的产卵环境,雌鱼的卵泡就会退化吸收。
由于人工养殖条件与天然环境差异很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要达到性腺发育成熟要采用人工调控温度、光照,水流等环境因子,配合生理诱导等技术达到性腺发育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