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工意识

增加 1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人工意识.jpeg|有框|右|<big>人工意识</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2/b13a064090b642b89cb9a4c880a5958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5405062_10016604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人工意识''',([[英语]] :Artificial :'''Artificial Consciousness, AC ''' ),是一个涉及人工智能和认知[[机器人学]]的领域,其目的是研究合成一个具有意识的人造物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神经科学的研究推测[[意识]]是由互相连结的脑区交互作用所产生的<ref>[https://www.sohu.com/a/310961911_748358?sec=wd 关于意识,神经科学准备摊牌了 ],搜狐,2019-04-29 </ref>,这些脑区被称为意识相关神经区(NCC)。然而也有人反对这样的观点。人工意识的支持者则认为电脑可以模拟这种尚未完全明了的意识交互行为。在最近的研究里,Steven Ericsson-Zenith认为目前还缺少新方法和新机制去解释神经元的[[行为]]如何产生意识。在人工智能[[哲学]]中关于[[心灵]]、意识和精神状态的讨论中,人工意识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话题。
===基于计算的观点===
关于人工意识的可能性,最明确的一个观点来自于 [[ 戴维·查默斯 ]] 。他在文章 Chalmers 2011中提出,对于构建一个有意识的心灵来说,恰当类型的计算就足够了。在摘要中,他这样定义他的目标:计算机能够执行[[计算]]。计算可以把握其他系统的抽象因果结构。
查默斯的观点中最具争议的部分是,他认为[[精神]]特性是“结构不变的”。精神的属性分为两方面,心理学的和[[现象学]]的。心理学属性,例如[[信仰]]和[[知觉]],是“由其因果关系定义的”。他根据Armstrong 1968 和 Lewis 1972 这两篇文章提出“具有同样因果拓扑结构的系统...会具有同样的[[心理学]]属性。”
98,5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