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波普尔

增加 70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风格===
[[File:666483.jpg|缩略图|左|350px|[ http://p0.so.qhimgs1.com/bdr/_240_/t010c8fa90940ef78d4.jpg 原图链接] [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4/TB11dAIIVXXXXb6XXXXXXXXXXXX_!!0-item_pic.jpg来自www.xiawu.com]]]
'''通俗易懂'''
=='''成就'''==
[[File:666482.jpg|缩略图|右|350px|[http://p2.so.qhimgs1.com/bdr/_240_/t010154035aeea61d12.jpg 原图链接] [http://p2.so.qhimgs1.com/bdr/300_115_/t010154035aeea61d12.jpg 来自]]]
'''波普尔'''作为[[思想家]]的意义也许还比较容易澄清,但对他在哲学上的贡献则有非常多的争议。虽然波普尔本人倾向于将自己看作哲学家,但在专业哲学领域中他的声誉是相当可疑的。许多人轻视他的工作,也有人根本不承认他的哲学家资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以下的分析将着重于指出,对波普尔哲学成就的评价是困难的,这与他的研究领域和个人风格的独特性有关。
=='''外界误解'''==
[[File:666481.jpg|缩略图|居中|500px|[http://p3.so.qhimgs1.com/bdr/_240_/t018d403f5d1cd98523 .jpg 原图链接] [http://p3.so.qhimgs1.com/bdr/300_115_/t018d403f5d1cd98523.jpg 来自]]]
对'''波普尔'''的思想有两个流行的误解,似乎又必要予以澄清。
===科学至上论===
由于 波普尔 对[[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做了大量而细致的解释,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科学至上论]]"或"[[唯科学主义]]"的鼓吹者。这是一种非常初级的误解。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在于经验上的可证伪性,但他坚决否认这是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划界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波普尔与[[逻辑实证主义]]者有着尖锐的冲突,后者认为,只有逻辑命题和科学(经验可检验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而波普尔则坚持,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划界标准绝不是"意义"的划界标准。相反,他认为[[宗教]]、[[神话]]和[[形而上学]]等命题,虽然不是科学陈述,但他们有自身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可以成为科学猜想的源头。他甚至认为许多被他称作"伪科学"的理论,如[[弗洛伊德心理学]],本身可能有深刻的洞察力,而且他们的学说有可能是正确的,只是不具有可证伪性,无法在经验上予以检测。
=='''知识分类'''==
[[File:666480.jpg|缩略图|居左|350px|[http://shopimg.kongfz.com.cn/20130818/142013/142013G39Kf0_b.jpg 原图链接] [http://p2.so.qhimgs1.com/bdr/300_115_/t014b88f45b7592efde.jpg 图片来自]]]
1. ===第一类:常识===
=='''政治哲学'''==
[[File:666479.jpg|缩略图|居左|350px|[http://p5.so.qhimgs1.com/bdr/_240_/t013c578842684e409b.jpg 原图链接] [http://p5.so.qhimgs1.com/bdr/300_115_/t013c578842684e409b.jpg 图片来自]]]
无论在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上,'''波普尔'''的立场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批判权威主义。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与[[《历史主义的贫困》]]中,波普尔抨击[[历史主义]],捍卫"开放社会",即自由与民主的社会。第二本书被誉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历史学说作出的最彻底,最难对付的批评。历史主义指称:历史的发展是无情的,历史进程是依照可知的普遍法则的,最后也会推进到确定的终点。这种信仰转化为一种对确定不移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它们都排斥批判,反对变革,无可避免地走向极权和专制。所以在波普尔看来历史主义不过是以权力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根基的理论性假设,是自然科学中谬误理论的产物。波普尔虽然强烈批判历史主义,但他承认历史主义的合理性。他认为人们接受某一种历史主义的原因是人们出于对一种归家的安全感的需求。处于一种权威主义下,我们可以部分摆脱死亡、人生、黑暗的恐惧。这意味着,人们以自由、平等和批判权利的代价来交换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全感。波普尔的立场是针对马克思对自由资本主义进行批评, 但他个人也明白到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的祸害和马克思的论证也是用了证错法的科学方法。
=='''主要著作'''==
[[File:666478.jpg|缩略图|居右|350px|[http://p0.so.qhimgs1.com/bdr/_240_/t01f33cce07e5d9d18c.jpg 原图链接] [http://book.kongfz.com/6949/138929502/ 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90212204.html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 ] 孔夫子旧书网,2017-11-26</ref>
[[1945《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1,4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