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央研究院

增加 2,45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 ==簡介== 缩略图|組織架構 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的前夕…”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



==簡介==
[[File:Org ch 1081001.png|缩略图|組織架構]]
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的前夕,在南京舉行的中央政治會議第74次會議中,[[李煜瀛]](石曾)先生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煜瀛、[[蔡元培]](孑民)、[[張人傑]](靜江)3位先生共同起草組織法,此為設立本院最早的紀錄。同年5月9日,決議設立籌備處;7月4日,將正在籌設的中央研究院改列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1月12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先生聘請學術界人士30人,在大學院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展開籌備工作。1928年4月10日,國民政府修正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成為不屬於大學院的獨立機關;23日特任蔡元培先生為院長;5月,啟用印信;6月9日,舉行第1次院務會議,宣告正式成立<ref>{{Cite web |url =https://www.sinica.edu.tw/ch/articles/12| title =簡介| author = | date = }}Academia Sinica</ref>。
抗戰前,本院先後成立了10個研究所,分設京、滬兩地。及至抗戰爆發,本院奉命西遷,分處[[昆明]]、[[桂林]]、[[重慶]]等地。戰爭結束後,方陸續復員,東還京、滬。1949年,再播遷來臺,及時撤遷者只有歷史語言與數學兩個研究所,圖書文物則暫時存放在楊梅火車站倉庫。在[[朱家驊]]代院長多方奔走下,方於1954年在南港現址營建院區。來臺後,復經[[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翁啟惠]]等院長之戮力經營,始有今日之規模。
[[File:歷任院長.jpg|缩略图|歷任院長]]
==任 務==
本院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任務如下:
一、 人文及科學研究。<br>
二、 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br>
三、 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

未來,本院仍將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以及研議良好的政策建議,並持續加強對當代社會、人文與世界的關懷,藉以豐富人類的文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y4wTY2gFo&t=1s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2018年中央研究院簡介(完整版)
}}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