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次編輯
變更
蘇花公路
,無編輯摘要
蘇花公路的修建可謂巧奪天工!因為,中央山脈之東側即濱臨太平洋,山海直接相連,此地實為橫亙於宜蘭、花蓮兩地間的自然天險,形成懸崖峭壁之下即為汪洋大海的特殊景觀,而蘇花公路則闢建於此一自然天險之上。<ref>[https://cnaphoto.culture.tw/home/zh-tw/road 走在高山與大海間的一條路──蘇花公路],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ref>
== 分标题'''公路歷史'''== 内容<ref>[外链网址 网页标题] 蘇花公路的修築始於1874年,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為鞏固邊防並安撫原住民,由欽差大臣沈葆楨派遣台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修築理蕃道路。兩年後,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與當時完成的崑崙坳古道形成一南一北,被稱為「北路」 , 外链网站</ref>即今所稱「蘇花古道」。
日治時期後,北路沿線多次整修拓寬。1916年,台灣總督府著手開鑿「東海徒步道」,費時7年,將路拓寬至12台尺,1923年完工後,可供人員來往,但車輛仍無法通行。 1925年,將路幅拓寬為3.56公尺,部份路段為供車輛行駛而鋪設兩道混凝土,然後於太魯閣口到花蓮港之路段則拓寬為14公尺,完工總長約120公里。全線於1932年通車,改稱為「臨海道路」。「臨海道路」通車後有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經營客運服務,提供巴士載客來往於宜蘭、花蓮,每日對開二班車次。 二次世界大戰後,臨海道路改稱「蘇花公路」,最窄路面僅3.5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15公尺。1980年開始拓寬,1990年開放雙向通車。 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期間,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規定放行,從北往南設有蘇澳、東澳、南澳、谷風、和平和崇德共六個管制站。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的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旅客坐在車中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能看見低處的海面,行使過程中左右迴旋,坡度起伏極大,人在車中更覺驚心動魄。 在北迴鐵路通車後,客運貨運運輸都轉往以鐵路為主,蘇花公路之定期客運走入歷史,蘇花公路則轉型為景觀公路。<ref>[https://cnaphoto.culture.tw/home/zh-tw/road 走在高山與大海間的一條路──蘇花公路],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ref> == 分标题'''公路塌方'''==内容2010年10月下旬,受台风“鲇鱼”及东北季风影响,台湾各地连日来普降大雨,东北部山区的雨量尤其惊人,导致苏(澳)花(莲)公路沿线落石坍方不断,大批游客乘坐的游览车遭遇坍方而受困,其中大陆游客约120人。<ref>[外链网址 网页标题],外链网站</ref>
==分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