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民勤小曲

增加 10,04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民勤小曲</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民勤小曲</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ht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民勤小曲最初称镇番小曲,是流行甘肃省民勤城乡曲牌体的汉族戏曲小剧种。其源于当地和从内蒙流传而来的民歌“西调、二人台,后又与江、浙、山、陕等地汉族移民的俚曲小调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即已形成。
==基本内容==
中文名:民勤小曲

特点:西调、二人台

对应:江、浙、山、陕

地点:内蒙
==简要介绍==
民勤小曲子,最初称[[镇番小曲]]。是流行[[甘肃省]]民勤城乡的曲牌体地方小剧种。自清中叶起,民勤小曲即流传至内蒙古临河、磴口、阿拉善左右旗及新疆等地。
==发展历程==
民勤小曲源于当地和从内蒙流传而来的民歌“西调、二人台,后又与江、浙、山、陕等地移民的俚曲小调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即已形成。据《镇番遣事历鉴》载,清道光十一年,“二分沟胡兆庠是年创戏社,领五徒游艺湖坝”。清同治间,民勤小曲进入兴盛时期,职业性小曲戏班“容尤堂”,曾“游艺于口外,凡历三年乃归。” 十五年,民勤东湖艺术人[[刘发杰]]组建秦和班,将民勤小曲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建国后,民勤小曲在音乐、表演、唱腔等方面经过挖掘整理、改进提高,曾多次参加省、地、县会演。
==详细介绍==
民勤小曲曲调丰富,有100多种,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谐通欲,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女角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人又称“地蹦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称“三小戏”;迨清末发展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俱全。服装多因陋就简,以生活服装代用。但亦有一定规制:男角着长袍,外罩红或兰色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或“缨帽”。官宦披各色绣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或兰色背心。老旦围裙,套青袄,梳刘海。正旦着红或绿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别簪。富贵者插各色花,带昭君裙,两鬓插蝶翅白纸花。小旦一如正旦,惟脑后垂大辫。男角常执扇着帕,女角如之,两手执着与男角相反。化妆简单,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而已。民勤小曲戏剧目较多,仅艺人口传即有五十多本,其中如《箍马盆》、《麒麟送子》、《[[大保媒]]》、《[[打懒婆]]》、《[[二瓜子吆车]]》等为独擅剧目。建国后挖掘、整理的剧目如《[[闹书馆]]》、《[[下四川]]》、《小姑贤》等至今仍在演出。新编剧目《周月月》对小曲剧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诸方面做了有益探讨。民勤小曲较有影响的班社,清代有胡兆庠戏社、陈友生容尤堂;民国有泰和社(后改演秦腔》等。名艺人先后有曹开兴、高培阁、周玉文、田志书、陈生致等。

民勤小曲戏剧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特有剧目多。仅现已搜集到的剧目,属独有剧本二十余种,其中《二瓜子吆车》、《打懒婆》、《怕老婆顶灯》、《脏官告状》等都是西北地区少有的剧目。尤其《二瓜子吆车》,与全国表现苏三起解的剧目全然不同,《中国戏曲志》将其列为小曲戏中的代表作品。一是独幕折戏多。传统剧目除失传的《鸳鸯谱》、《王祥卧冰》、《月光带》等,几乎全部是折戏,适于城乡地摊演出,这也是小曲戏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三是贤良义士戏多。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有关。民勤小曲戏的传统剧目,分三种类型。一为小曲戏,二为二人台,三为弹词。小曲戏有只说不唱的,如《瞎子观灯》;有只唱不说的,如《闹书馆》;更多的则唱念做兼有。二人台多由二人彩唱,少有念白。有些曲目与小曲戏剧本无大差异,表演亦较相近,如《亲家打架》、《转亲家》等。弹词即长篇叙事民歌,语言淳朴,叙事性强,多不表演,仅为一二演员自弹(拉)自唱。有些间以白口,有些插进数板或韵句。纵横观之,弹词当属二人台的雏形,小曲戏则滥觞于二人台。

民勤小曲戏的音乐,是在民勤民歌与内蒙河套地区民歌的基础上,吸收晋、陕、浙等地移民带来的民间小调而成,属于曲子牌连辍体制。眉户剧传入民勤后,因其音乐风格与小曲戏唱腔、曲式近似,故眉户音乐很快被吸收入民勤小曲戏中,相互融合,丰富了小曲戏的表现力。至今,只有少数艺人还能分清哪些曲调是原来民勤小曲戏的,哪些是后来传入的眉户曲子,多数艺人和一般观众已很难辨别了。

艺人们把原小曲戏音乐称“老调”,把眉户剧音乐称“新调”。民勤小曲戏的间奏音乐大部分沿用秦腔、眉户的曲牌,如:八谱、纱帽翅、大开门、小开门等。也有一部分是根据民歌改编的,如:哭皇天、游春、送大哥等。民勤小曲的演唱一般均用本噪(即真身),个别调如扬调、花腔等采用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其中不少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采用“接声”(即帮腔)的处理方式,有独特之处。民勤小曲的乐队伴奏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主要有大头板胡(亦称曲胡)、三弦、二胡、笛子、唢呐等,主奏乐器为板胡与三弦;武场乐器主要有梆子、四页瓦、飞子(碰铃)等。小曲戏原来用的乐器很简单,后来逐步丰富了起来。七十年代末,演出时增加了扬琴、唢呐、板胡、鼓、小锣、大锣、铙钹、堂鼓、吊镲等。

民勤小曲的表演,大都经过清唱、坐唱、彩唱等阶段,才发展到地摊和舞台表演。民勤小曲早在明初设卫立县之初,曲子就逐渐形成,到明代中叶,开始进入庙堂,成为娱神娱人的主要活动形式。当时称小曲艺 人为唱家、弹家、拉家。一人演唱,十数人帮腔,气氛十分热烈。迄明末清初,小曲戏被搬上乐楼、戏台,演出有故事情节的小戏。清乾隆时,建立起多个以大庙命名的“小唱会”。道光时,“小唱会”为众多的家班所代替,这些家班除随社火队在地摊“拉小场”演出外,主要以赶庙会唱会戏为主。清末民初,小曲戏尚能与秦腔以风搅雪的形式演出。进入民国,小曲戏不敌秦腔,基本被赶下舞台,重新回到地摊演出和社火队中。曲子戏以唱为主与曲子戏剧本有直接关系。曲子戏本来就是说唱文学的一种,发展成戏以后,虽然改变了过去那种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法,但宾白和动作表演的比例,除个别戏外,仍然所占比重甚少。“一唱到底”的戏占有很大比例,这就给除唱以外的做、念、舞、打等表演手段的发展,造成了不少困难和限制。曲子戏的表演中,程式规范并不十分严格,相反,动作更多接近生活原型。武打戏几等于无,个别几处武戏如《[[杨八姐闹馆]]》,也只是比划几下而已。

民勤小曲戏的班社,见于载籍的班社为道光时胡兆庠的家班,同治间陈友生建立“容尤堂”,尝赴新疆演唱,三年乃归,有一定规模。后来,较有影响的戏班是民国初年建起的“德俊社”,该社主唱秦腔,但其前身“和盛社”却演小曲。民国十四年,民勤小曲艺人刘国述在武威永和社班主李富贵支持下,请来名艺人王锭子、张汲三、陈来基当教练,招收李世德、黄根成等十余名票友拜师学戏,戏装部分从城隍行宫租赁,部分由民勤富商马和盛经营的“和盛当”捐赠,故名为行宫和盛社,刘国盛自任班主。

后,原小曲班行宫和盛社演员李世德在原班基础上,招收曹开世等青年艺徒,创办“德俊社”,自任班主。民国十八年马仲英屠民勤,部分艺人逃散。民国二十三年至建国前夕,与秦和社合班演出。民国二十七年,高台东乐艺人辛子平到该社,艺徒曹开世由武威学艺返乡,两人均有新戏献演,使该社声誉日隆。主要演员除[[李世德]]、[[陈来基]]外,还有[[刘占奎]]、[[毛寿山]]、[[马级三]]、[[曹开世]]、陈元儿、杨生沛等。建国前夕,收入锐减,人戏称“讨吃班”,1951年解体。

民勤小曲戏的演出场地。起初只在地摊子演出。明末,县中始有关庙戏台,因便渐入庙堂,成为敬神娱人的艺术品类。崇祯七年,孟良允联山西客商于城内创建乐楼一座,置办各类乐器多件,竣工日,演戏三天酬神。同年,财神庙戏台建成。到清代,戏台遍布全县,较有名的有灯山楼戏台、火神庙戏台、东湖大庙戏台、雷台乐楼、龙王宫乐楼、苏武庙戏台、枪杆岭山娘娘庙戏台等。特别值得一是的是大关庙戏台。在县城内东南隅,创建于明崇祯前,原名“乐台”。台在关庙内,与山门连一处,座南向北,面对大殿。系砖木结构,双层卧脊飞檐,脊顶置鸱吻兽头。该台采用“一梁八担”的结构方式建成,外观壮丽,气象威严,可三面开放。台柱上刻有花卉图案,窗扉精巧玲珑。前边一角缺一木刻金瓜,相传为名艺人裴小生在此扮演《[[太湖城]]》中的孙武,打雷碗时打失。民国十年左右,庙内改修学校,戏台拆除。<ref>[https://www.docin.com/p-1551389750.html  民勤小曲的形成和发展1]豆丁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1,8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