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勰

增加 105 位元組, 5 年前
加入简介视频
== 生平简介 ==
刘勰大约出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初年(465—467),卒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前后,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汉族。他的祖父[[刘灵真]],系刘宋王朝的司空[[刘秀之]]的弟弟;他的父亲名刘尚,曾任职级不高的武官越骑校尉。<ref>王志彬译注. 《文心雕龙》前言</ref><br>
刘勰是汉朝皇族后裔,祖先是汉高祖刘邦最长庶子齐王[[刘肥]]。但“刘勰并不是出身于代表大地主阶级的士族,而是出身于家道中落的贫寒庶族。”<ref>王元化. 《文心雕龙创作论》</ref><br> <br>'''刘勰一生 动画短片'''<br>{{#iDisplay: i0178awd46p|560|352|qq}}<br>
=== 少年贫苦 ===
“勰早孤,笃志好学。”<ref name=”刘勰传”>姚察. 《梁书·刘勰传》</ref>刘勰七岁左右时,父亲刘尚在保卫首都的战争中阵亡,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然而在他二十岁左右,母亲也离他而去。命途坎坷没能夺去刘勰的志向。“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 <ref name=”序志”>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ref>自七岁起,刘勰即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颇有些自命不凡的意味。
在高僧[[僧祐]]去世之后,天监十八年,梁武帝下诏,刘勰回到定林寺与[[慧震]]法师撰经,匆匆结束了没有多少起色的官场生涯。
=== 出家辞世 ===
历时约十余年,刘勰与定林寺僧人将僧祐新收集到的经卷整理结集完毕,此时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一回跌跌宕宕,叹人生苦短,大概是机缘成熟了,刘勰上表启求出家,并先燔烧鬓发以明志向,得到崇儒敬佛的梁武帝批准后,便在定林寺改换僧服,号为慧地。出家不久之后,终身未婚的刘勰溘然辞世,关于刘勰生前到底有没有来得及受具足戒,后人持有不同 法。
== 后人评价 ==
*[[唐太宗]](公元599-649)在《荐举贤能诏》中说:“宁容仲舒、伯起之流,遍钟美于往代;彦和、广基之侣,独绝响于今辰?”将刘勰作为他重振儒学文化的人伦楷模,大加表彰,其意在文学领域确立审美及价值标准。
== 资料来源 ==
{{Reflist}}
[[Category:文学家]]
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