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河船夫曲

增加 2 位元組, 2 年前
创作背景
11月1日正午前后他们渡过了黄河。这时,光未然就和抗敌演剧队的负责人兼指挥[[邬析零]]交谈起来,讨论当时流传着的 [[ 抗日救亡歌曲 ]] 的创作体裁形式问题。交谈之中,光未然忽然问起什么是“[[康塔塔]]”?邬析零回答说他也没有听过“康塔塔”,只是把在书本上看到的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康塔塔”是欧洲宗教音乐中篇幅最长的声乐曲之一,它的中译名是大合唱……几十年后邬析零回忆说:诗人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刻提出什么是大合唱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黄河大合唱》这时已开始在光未然的心中酝酿。
3月31日,邬析零从冼星海手中拿到《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那是用白粉莲纸抄写的,由冼星海夫妇手工装订成册,打开看字迹清晰秀丽,通篇一字不涂,一字不改,每个字都写在规定的位置上。就这样,在那间小土窑里,在那盏摇曳着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灯下,一次诗和乐的完美的结合,分娩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歌曲歌词==
3,7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