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哲 (1880年)

增加 34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6年底</b>西安事變時,劉哲、莫德惠、王維宙、黃紹竑乘飛機到太原找閻錫山,一同趕往西安勸說張學良商量把蔣介石放出來以便“團結抗戰”。1937年1月,劉哲偕同莫德惠、劉尚清、王樹翰、王樹常等去奉化溪口,探望被幽禁區的張學良,張學良到台灣後,劉哲與莫德惠更是成為張的常客,常敘東北故鄉之情。抗日戰爭時期,劉哲任國民政府參議院議員及駐會辦事處委員。國民黨的要員多通過劉哲拉東北的票。他不願做此等事情,就搪塞說:“東北的情形很複雜,就是柳臣(莫德惠的別號)也不能得到東北的全票。等初選後看情形如何吧!你們還是作其他方面的努力吧。”</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八·一五”光復後, 1945年10月9日,國民政府任命莫德惠為長春鐵路公司副監事長,劉哲、劉澤榮、黃伯樵、張振鷺、王家楨、齊世英、馬毅為東北經濟委員會委員,劉哲同時任長春鐵路理事會理事。於1947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選出監察院全體監察委員, 1948年6月5日,蔣介石召集第一次監察院會議,由監察委員互選于右任、劉哲為監察院正、副院長。 歷任國民政府監察院副院長的有馮玉祥、許崇智、黃紹竑。全國解放前夕去台灣,1954年後以監察院副院長之位客死台灣。終年74歲。</li>
 
</ul>
</div>
==公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7%;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6px;"
|-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eaecf0;"|<b>中華民國(北京政府)</b>
|-
| 前任:<br>[[任可澄]] ||教育總長<br>1927年6月-1928年6月 ||繼任:<br>(廢止)
|-
|}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