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伯特·歐本海默

移除 143 位元組, 2 年前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
歐本海默是杜魯門所建立的原子能委員會顧問之一,對{{le|艾奇遜-利連索爾報告|Acheson–Lilienthal Report}}有很大影響。委員會通過這份報告提倡建立一個國際原子發展局,所有可裂變物質及其生產方式,還有所有和平生產能源的[[核電廠]],都要歸其所有。[[伯纳德·巴鲁克]]受委任根據此報告向聯合國提交方案,是為1946年的{{le|巴魯赫計劃|Baruch Plan}}。計劃提出了許多執行上的規定,特別是要視察蘇聯的鈾資源。蘇聯將計劃視為美國企圖維護自己的核壟斷地位,因此駁回了此項提案。歐本海默意識到,由於美國和蘇聯雙雙猜忌,軍備競賽是一件必然之事。<ref>{{harvnb|Bird|Sherwin|2005|pp=347–349}}</ref>
[[File:J. Robert Oppenheimer at the Guest Lodge, Oak Ridge, in 1946 4.jpg|thumb|upright|歐本海默拿著標誌性的香煙,攝於1946年]]
1947年,管理核研究和核武器的民間機構[[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成立,歐本海默受任為其中的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在項目經費、實驗室的興建、國際政策等方面都提出過建議,但他的建議並未全被採納。<ref>{{harvnb|Cassidy|2005|pp=264–267}}</ref>他以總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大力遊說國際社會對軍備實施管制,撥款鼓勵基礎科學,還利用他的影響力試圖避免軍備競賽。當政府在探討是否要研發以[[核聚變]]為原理的核武器(即[[氫彈]])時,歐本海默首先表示反對,儘管他在曼哈頓計劃時是持支持態度的。反對原因之一是道德上的考量:這樣的強力武器從戰略上必定會用於攻擊平民目標,殃及上百萬人。另一原因,是當時還沒有一個可行的氫彈設計。歐本海默覺得把資源投入到裂變武器的強化工作上,更加恰當。包括他在內的一些人特別擔心核反應爐會從鈈的生產轉向[[氚]]的生產上。<ref>{{harvnb|Hewlett|Duncan|1969|pp=380–385}}</ref>然而這些建議都被杜魯門一一否決。在1949年蘇聯引爆第一顆原子彈之後,杜魯門宣佈展開快速研發氫彈的計劃。<ref>{{harvnb|Hewlett|Duncan|1969|pp=406–409}}</ref>歐本海默等反對此項目的顧問委員會成員,特別是[[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都覺得當局是在刻意對自己的意見置若罔聞,所以考慮退出委員會。最終他們還是留了下來,他們對氫彈的觀點也是眾所周知的。<ref>{{harvnb|Bird|Sherwin|2005|p=429}}</ref>
24,5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