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光碟片

增加 2,05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DVD推出初期,歐美日本是用專用的DVD錄影機錄制數位電視節目,屬於燒碟的數字影片錄像機。而不是像後來香港或中國大陸使用機上盒的錄進可拆式的硬碟或隨身碟內。
*當時的數GB以上的高容量隨身碟還未推出,網上影片串流並未普及,所以可以相容預先有節目的正版DVD碟片,便有相當優先。這做成了既定的市場和龐大的產量。
===光碟片的材料成分與構造===
*光碟片在材質上主要可分成鋁片(CD-ROM、VCD)、金/銀/銀鈦片(CD-R)、CD-RW、DVD等類,可資源回收的物質有反射層金屬及光碟片基材PC塑膠片(聚碳酸酯),CD-R製造初期因金片較多,故回收方向一直朝回收金為前題。
*近年來,因CD-R金片幾已被銀片所取代,且PC的價格一直持續上漲,回收的方向故而轉向PC塑膠的再利用。
*PC不論其化學特性、電氣特性、防火特性、耐衝擊性種種特性均優於其他汎用塑膠,可說是塑膠界中的貴金屬物質。<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pyoyo01.pixnet.net/blog/post/24265326 | title= 光碟片的成分是什麼東西?? | language=zh | date=2007-10-19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大菠蘿的家 | accessdate=2021-07-31}}</ref>
*圓基片:光碟的基底,通常成分為聚碳酸酯。
**紀錄層:有許多等距、平行的鋸齒狀凹槽,用來儲存資料。
**反射層:將雷射光反射回去讀寫頭,以讀取資料。
**保護層:保護最重要的兩層(紀錄層、反射層)
**印刷層:用來標示光碟儲存的資料,亦用於美化之。
*CD-ROM/DVD-ROM構造
**漆面層:可供印刷文字圖片或書寫。
**紀錄層:一層薄的鋁金屬片,有許多凹槽,用來儲存資料。
**圓基片:一層透明的聚碳酸脂樹脂。
*CD-R/DVD-R構造
**比CD-ROM/DVD-ROM多了一層染料層,其作用為吸收雷射光,形成坑洞記錄。
**這層染料整個覆蓋在反射層上。染料材質的差異形成不同的顏色,如金片、片、
綠片…等種類。
*CD-RW/DVD-RW構造
**反射層下方多了三層物質用以記錄資料,分別是上介電材料層、記錄層和下介
**電材料層。其中記錄層是由銀(Ag)、銦(In)、銻(Sb)、和碲(Te) 四種合金構成。
===光碟片的回收===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