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轿子

移除 2 位元組, 3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 圖像說明 =
}}
'''轿子'''是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
轿子,由[[辇]]、舆发展而来,又称为“舆轿”“肩舆”。在先秦时期也称为“桥”“檋”,最初在山路崎岖之地使用。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迅速兴起,重视享乐的风气渐渐弥漫开来,人们开始追求享乐与舒适,加上马匹的日益紧张,轿子便成了出行的必要工具。
中文名: 轿子
==轿子的历史==
 
===起源===
 
轿子,在[[宋代]]以前,人们称之为肩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的车厢。这个名称准确地表明了轿子的特点,也说明了轿子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根本区别。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
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ref>[http://www.docin.com/app/p?id=285188786 [ 语言/文化] 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 轿子的历史], 豆丁网,</ref>
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从它比较完备的结构来看当时制造轿子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还应有一段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演变===
 
中国的轿子曾流行于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历代相袭。因时代、地区、形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肩舆、檐子 、兜子、眠轿、暖轿等。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系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
[[ File:轿子2.gif|缩略图|居右|3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497737613&di=91347bde1b956f4ed7e3de9326f4bc46&imgtype=0&src=http%3A%2F%2Fhbimg.b0.upaiyun.com%2Fac5895db3871f8303710aaf0b0a98456522c2fd62ebd0-vQYSpn_fw658 原圖鏈接][https://huaban.com/pins/1828504068 来自花瓣]]]
轿子,在种类上,有官轿、民轿、喜轿、魂轿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与山路的区别;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骆驼驮的“驼轿”,元代皇帝还坐过“象轿”。<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c9abf0102v8ui.html 古代轿子的用途及种类], 新浪 博客 ,2014-11-28</ref>
“骡驮轿”,是清末民初流行过一阵的交通工具。轿子是用二匹骡子前后抬着。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跟着边走边吆喝。轿内坐人,大轿可坐3-4人。轿外夏包苇席或蒙纱,冬季则是棉围子。骡驮轿多用于山区或乡间崎岖小路。
“骡驮轿”,是清末民初流行过一阵的交通工具。轿子是用二匹骡子前后抬着。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跟着边走边吆喝。轿内坐人,大轿可坐3-4人。轿外夏包苇席或蒙纱,冬季则是棉围子。骡驮轿多用于山区或乡间崎岖小路。
(一)两人小轿,轿呈方形,前后各一人抬,是最方便的代步工具。
==视频==
 
<center>
=== ''' 这样的轿子很是独特,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br>
{{#iDisplay:u3011888e0h |480|360|qq}}
</center>
9,355
次編輯